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1月26日外汇新闻! —— 随时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今年物价能摸多高?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内

国家统计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是可能的

  国家统计局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向外界宣布,200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9%,涨幅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价格是所有经济数据中颇为敏感的一个。
虽然在2004年,我们历经了7至10月连续5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幅度超过5%的高位,但是随着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幅度仅为2.4%,让我们多少松了一口气。

  那么,2005年的物价走势将会怎样呢?

  李德水在发布会上说,2005年物价的上涨,可以保持比较平稳的水平,具体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是可能的。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日前预测认为,2005年中国CPI全年涨幅为3.28%。涨价因素主要来自于公共服务品调价,一方面未来水电燃料调价压力较大,许多地方的城市交通,医疗服务费和旅游景点票价等存在调价压力。同时,已持续上涨多时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将逐渐对今年CPI上升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预计90%以上的价格传导将在15个月内实现,20个月后基本完成。

  百富勤则预计,2005物价将上涨4.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对物价的拉动为1.5%。

  中信证券认为,2005年的物价涨幅可能为4%或者稍高,而且将在6、7月以及年底出现价格涨幅的高点。

  “2005年,通货膨胀的威胁仍然存在。”经济学家张曙光表示。

  张曙光认为,2004年上游价格上涨向下游的传导经过内部消化后必然会有一部分在今年显现出来,去年暂缓提价的水、电、油等今年会陆续出台,再加上民工荒引致的劳动成本上升;其次,在需求依然旺盛的情况下,国际上能源原材料价格不会回落,再加上美元贬值,价格自然会上扬。再次,社会上有大量的剩余资金,不是流向生产过程,推动物价上涨,就是流入资本市场,引发资产泡沫。

  与大多数认为2005年粮食价格不会再上涨观点不同的是,中信证券认为,粮食价格在2005年仍将上涨10%,粮食价格的上涨将会推动食品价格的上涨。这是因为,虽然我国2004年粮食丰收,但是我们国家粮食需求每年会增长50亿斤的规模,因此即使是2005年粮食仍然丰收,还会存在一点点粮食短缺。而且按照最近两年的规律来看,粮食价格的上涨将会出现在2005年4、5月份。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截至1月23日当周美国ABC/华盛顿邮报消费信心指数升至-8

根据ABC/华盛顿邮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今年前3周美国股市主要的3大指标都出现了下滑,不过上周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依然攀升。

截至1月23日当周美国ABC/华盛顿邮报消费信心指数为-8,前周该数据创出3个月低点,为-11。

周二早些时候美国谘商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1月消费信心为103.4,12月为102.7,该数据与美国ABC/华盛顿邮报消费者信心数据保持一致。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认为个人财政状况积极的从上周的55%上升至57%,认为是购物较好时机的人也从上周的36%增加至3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占款加大使货币政策面临尴尬

为"对冲"外汇占款,央行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上被迫连续三次"创新",可见货币政策在现实执行中面临的尴尬处境。央行发行央行票据的主要目的是收回由于购买外汇储备而增加的流动性,对冲操作的结果是央行外汇储备资产和央行票据负债同时增加。从财务成本考虑,由于美元自2001年开始逐步走贬。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存在"缩水"的危险,而与此同时,央行票据需要支付利息,央行的负债成本在不断上升。而随着票据累计发行额的不断提高,票据发行不仅要面对"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还要面临票据到期带来的压力及利息支出的压力。
  一、2001年以来外汇储备及其所带来的外汇占款增长大幅提速
  按照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可以将1994年后的这一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94-1997年,外汇储备快速增长阶段。1994年,外汇储备从年初的211.99亿美元增长到年末的516.2亿美元,净增304.21亿美元。1996年,外汇储备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在这一阶段,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储备国;二是1998-2000年,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阶段;三是2001年至今外汇储备急剧增长阶段。2001和2002年外汇储备分别增长了465.91、742.42亿美元;2003和2004年外汇储备的年增长量更是突破了千亿美元,其中2004年前11个月就增长了1706亿美元。
  2001年以来的外汇储备骤增,离不开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但也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发的资金流入有关。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出口增长开始提速,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2002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FDI流入第一大国。由于我国经济和国际收支均有出众表现,2002年国际上开始出现唱"升"人民币的声音。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大的影响下,部分国际游资也开始进入我国。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遗漏"一项在1994-2001年均为负数。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该项目的长期为负反映了我国在整体上存在资本外逃的事实。但是该项目自2001年由负转正,2001年为-47.32亿美元,2002年则转变为顺差77.94亿美元,2003年进一步扩大为184亿美元。该账户方向性的变化,反映了资本流动方向的变化,有专家认为这说明资本外逃已变为游资流入。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也带来外汇占款投放的不断扩大。2001年以来,新增外汇占款也骤增,央行的国外净资产中的"外汇"对"储备货币"增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见图)。
  二、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对货币供应构成了冲击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主动性下降。我国央行目前调控基础货币的两个主要渠道是对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或进行再贴现,以及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市场上购买人民币和外汇资产(如国债、外汇等)。对照"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再贷款与再贴现主要影响资产方的"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影响资产方的"外汇"和"对政府债权"以及债务方的"发行债券"。
  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包括两部分:一是在银行间人民币市场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在银行间债市进行现券买(卖)断、正(逆)回购、以及发行央行票据;二是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结售汇。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基本稳定在1比8.27的水平。人民币汇率由"有管理浮动"变成了事实上的钉住美元。
  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为保证汇率水平的稳定,央行买卖外汇的数量是被动的。2001年以来外汇占款的过快增长造成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保证稳定的货币供给和物价稳定,央行不得不通过主动性较强的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去"对冲"被动性强的外币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这使得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主动性大打折扣。
  由于2001年、2002年我国经济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的阴影下,央行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对外汇占款的"对冲"力度并不大。但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为防止经济"过热",央行加大了对外汇占款的"对冲"力度。从1994年,我国央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开始,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一直面临银行间债市发展滞后,尤其是缺乏足够数量有价证券的制约。在外汇公开市场操作被动持续大量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下,央行持续进行正回购和现券卖断来回笼过多的流动性,最终必然受到库存债券的限制,面临手中现券不足的问题。
  随着"对冲"外汇占款压力不断加大,央行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不断面临无券可用的尴尬境地,不得不频繁进行创新。具体有:
  (1)发行央行票据来充实公开市场操作工具。2002年,为了充实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央行于2002年9月24日将当年(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
  (2)将央行票据的发行变为较长时期的制度安排。1993年我国中央银行开始发行债券(央行票据)。但中央银行发行债券的目的主要在于调节地区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不平衡,发挥其资金调剂功能,并未将之作为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工具,发行上具有很大随机性,并未形成一种长久的制度安排。
  由于持续进行正回购,到2002年年底,央行手中持有的国债余额仅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随着持续正回购,央行所持有的可用债券数量持续减少,与此同时,央行还面临前期正回购操作的相当一部分债券将陆续到期的事实,公开市场操作一再面临无券可用的局面。在外汇占款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下,央行的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自2003年4月份开始,以定期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取代正回购。这样做也是央行不得已的选择。
  (3)超常规发行三年期长期票据。中央银行票据属于中央银行短期债券。但是自2004年12月9日起,央行开始发行三年期央行票据,创下了央行票据的最长期限。其他各国央行虽然也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回笼资金,但是央行票据的期限一般不会超过一年。我国央行超常规发行票据,主要目的在于为央行票据持续滚动发行减压。由于央行资产负债的期限不匹配,新发票据越来越多地用来置换到期票据,而对冲新增流动性的能力不断下降。为保证回笼过多的流动性,央行不得不创新发行中长期票据。
  为"对冲"外汇占款,央行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上被迫连续三次"创新",可见货币政策在现实执行中面临的尴尬处境。央行发行央行票据的主要目的是收回由于购买外汇储备而增加的流动性,对冲操作的结果是央行外汇储备资产和央行票据负债同时增加。从财务成本考虑,由于美元自2001年开始逐步走贬。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存在"缩水"的危险,而与此同时,央行票据需要支付利息,央行的负债成本在不断上升。三年期票据由于财务成本高,不宜大量发行。但目前来看,为"对冲"外汇占款以及缓解短期票据到期带来的压力,央行可能被迫大量发行三年期票据。滚动发行的票据持续到期,到期后又形成基础货币投放。随着票据累计发行额的不断提高,票据发行不仅要面对"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还要面临票据到期带来的压力及利息支出的压力。
  2、外汇占款部分对冲了2004年以来的金融调控效用。2003年下半年以来,为防止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开始适度从"紧",各项贷款增速开始持续回落,当月新增贷款也持续同比少增。但与此同时,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仍保持强劲增长。2004年的外汇储备增长远超过2003年。这意味着在2003年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上万亿元资金后,2004年又得通过该渠道投放上万亿元。所以尽管信贷出现紧缩,但社会资金投放仍保持了相当的规模,这与银根从"紧"是背道而驰的。
  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由于外汇成为社会资金投放的主要方式,出口多、引资多的地区、行业或企业,人民币资金就相对充裕,而外汇创收少的则人民币资金相对短缺。结果,即使整个社会资金面比较宽裕,但部分地区、行业或企业资金比较紧张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例如,中西部地区大都经济开放程度较低,外汇收支规模小,外汇收支的顺差或者逆差金额都不大。在银行体系主要以外汇占款投放资金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来源相对较少,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贷款大于存款的现象。在中西部地区民营资本不发达,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较大的情况下,各家银行加强贷款审查,又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地区资金紧张局面,从而使宏观调控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负作用。
  视点:外汇占款是如何形成的
  外汇占款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银行购买外汇形成本币投放,所购买的外汇资产构成银行的外汇储备。
  我国在1994年对外汇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确立了现行的汇率形成机制,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在"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框架下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即企业将外汇出售给商业银行以后,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
  由于银行结售汇制由银行柜台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两层市场体系组成,两个市场上外汇供求都存在管制刚性。"外汇占款"也就相应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二是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其中前一种外汇占款属于央行购汇行为,反映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后一种外汇占款属于整个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购汇行为,反映在"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
  与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相对应,在严格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形成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而整个银行体系收购外汇资产形成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变化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下的"外汇"一项。我们日常所说的外汇储备是全社会的外汇储备。
  两种含义的外汇占款对国内的人民币货币、资金各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中央银行购汇→形成央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投放基础货币;2、整个银行体系购汇→形成全社会外汇储备→形成社会资金投放。
  在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很慢,绝对规模也很小,直到1990年才突破百亿美元。1994年初,我国取消了企业外汇留成制,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总量随之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现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对个人、企业及商业银行持汇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在外汇管制下,为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稳定,国际收支顺差不断转化成为大量的外汇储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合国预测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3.25%

联合国25日发表的题为《2005年世界经济形势预测》指出,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3.25%,略低于2004年的4% 。

报告指出,在2004年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中,美中两国经济互为补充,共同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全面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4%,中国为9.2%。此外,2004年全球经济还呈现出各地区普遍发展的新特点,其中西欧、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2%、4.5%、5.5%,而南亚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则分别超过了6%和7%。

报告预计,虽然石油价格攀升及各国为避免经济过热而采取的某些政策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2005年全球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较为强劲的势头。中国、美国将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预计200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而中国经济出于控制规模的考虑,增长速度虽将有所放缓,但仍可高达8.75%左右。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在中国经济的强劲拉动下将依旧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预计增长率将达到6.5%。但日本经济可能复苏乏力,其2005年的经济前景很大程度上依赖美中两国的经济增长程度以及石油价格等因素。

报告认为,全球经济2005年前景虽然看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隐忧,例如就业率增长缓慢,而失业问题仍将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等。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股隔夜反弹提振市场,日本股市开盘走高

日本股市周三开盘走高,因美国股市周二止跌反弹,同时日圆汇率的回落减轻了日本的出口类股受到的压力,此外科技股也呈现反弹走势。

日经225指数开盘上涨0.62%,报11346.81点;东证一部指数山张0.45%,报1143.15点。

周二美国股市五天来首度收涨,强生以及杜邦公司收益超过分析师预期,另外美国消费信心指数也意外上涨,刺激市场买盘。道指收涨92.95点,涨幅0.9%,报10461.56点。标普500指数收涨4.66点,报1168.41点。纳指则收涨11.25点,涨幅0.6%,报2019.95点。

此外,因而美国的消费信心数据表现强劲,市场开始买入美元,美元兑日圆也曾因此突破104.0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预计Pimco的 McCulley联储局加息将在2.5%—3%止步

全球最大债券商Pimco的董事总经理Paul McCulley昨日在芝加哥投资分析师协会的演讲中认为, 联储局并非要美国经济停步, 所以, 未来几个月的加息行动将形保守, 料在2.5%-3%间止步。 按在去年5度加息后,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前在2.25%, 市场普遍预期, 在2月2日的会议, 联储局将再加息到2.5%。 但期货合约显示, 市场的利息套戥盘料联储局的加息步伐将会比较急, 甚至在5月已经达到3%水平, 并在6月份有一半机会再加息1/4厘。 McCulley表示, 联储局是充分意识到全球资金充沛, 是抵消投资者接受一个非常微薄的风险溢价的关键; 环球资金只会因为由联储局带领的央行的政策错误而突然枯干。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AVIVA及大东电报局领涨,欧股昨日走高

在英国保险业巨擘Aviva及大东电报局的涨势带动下,昨日欧洲三大股市连袂反弹。德国DAX指数终场上涨32.06点,涨幅0.76%,报4,233.95点,创本月6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英国FTSE100指数涨30.7点,涨幅0.64%,报4,843.2点。法国CAC40指数涨33.33点,涨幅0.87%,报3,882.04点,创2002年7月以来新高。其中德股为5个交易日以来首日收高,英股为连续第3个交易日收高。

英国保险业巨擘Aviva表示,寿险和退休金新契约在第四季度成长11%。根据彭博社估计,该等金额将由去年同期的6.32亿英镑增加至7.03亿英镑,优于预期。Aviva上涨3.06%,报收于639便士。

英国第2大电信公司大东电报局表示,上一季度营业收入年减12%至8.08亿英镑,优于市场预估值7.92亿英镑。大东电报局闻讯上涨5.54%,报收于119便士。

调查预估,全球商管软件龙头供货商思爱普的第四季度净利润可望年增21%至5.1亿欧元。思爱普将于今日公布企业财报。思爱普上涨1.66%,报收于124.29欧元。

花旗美邦证券分析师James Neale将英国石油和法商Total这两家炼油公司的投资评等由"观望"调高至"买进"。英国石油上涨0.77%,报收于523便士。Total涨0.79%,报收于165.2欧元。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12月贸易盈余年率的增幅达到1.8%,高于预期

根据日本财务省周三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12月贸易盈余好于预测,其年率的增幅达到1.8%,总金额达到1.142万亿日圆。

此前日经以及道琼斯的预测为增长0.4%,11月该数据下滑39.2%,当时投资者都认为日本经济出现放缓迹象。

12月出口增幅达到8.8%,这也预示美元兑日圆的下滑并没有对出口造成太大的影响。

日本政府曾经在1月的报告中警告,如果日圆继续大幅的波动,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日本经济的状况。

12月进口增长了10.9%,2004年全年的贸易盈余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17.9%,报12.011万亿日圆。这也是连续第三年贸易出现盈余。

另外,2004年全年出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2.2%,达到61.1830万亿日圆,而2004年全年进口则增长10.8%,达到49.1721万亿日圆。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田中表示:“虽然贸易盈余数据强劲,但我们依然不看好,未来海外需求可能进一步下滑,主要是强势日圆惹的祸”。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IMF专家称,中国有兴趣尽快引入灵活汇率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专家周二指出,中国有兴趣尽快引入更灵活的汇率政策,因为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经济风险不太可能偏激。

几名IMF经济专家在一份政策讨论材料上指出,人民币汇率进一步灵活后,升值对中国经济所产生净副作用应该是相当温和的。

当然,人民币升值可能对某些行业产生一些影响,比如农业就要面临很大的调整成本。IMF在报告中没有陈述该组织的官方意见,但有意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IMF以前曾说,灵活的汇率体制可以造福中国,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牵引,帮助销蚀经济震荡。

本周二早些时候,中国表示现在还不是放开汇率的时候,打消了市场短期内升值的预期。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亚华尔街: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没有一个突出主题

Google计划推出视频搜索服务,用户通过该服务可以寻找在电视节目中播放的信息及图像。

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没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全球气候变化、美国、企业治理以及中印投资机会都是重要议题。

据悉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将为和解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起的民事诉讼各支付4,000万美元。

道琼斯指数周二受默克、强生和杜邦等股票上涨提振,收高92.95点至10461.56点,创下今年以来最大单日上涨点数。

辛格勒无线公司在完成对AT&T无线的收购后公布了首份业绩报告,第四财季净增新用户170万,创单季增幅最高纪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9-29 23:23 , Processed in 0.03969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