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 发表于 2019-10-11 08:54

   女博士卧底贫民窟 揭露了最残酷真相:你没穷过 你不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穷已经变成了一种原罪。

  在不少精英眼中,穷的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懒——懒得动手、懒得动脑。

  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有位女博士卧底底层,就想看看穷人是如何自甘堕落的。

  经过乔装打扮后,女博士变成了一个离异、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廉价劳动力。

  对于即将开始的贫穷生活,女博士格外自信:

  “只要自己足够优秀、足够努力,人就能够从底层爬出,不会像其他人那般永远四脚朝天、永远捉襟见肘。”

  女博士名叫芭芭拉·艾瑞克,是一个大学教授、畅销书作家,可谓是真正的社会精英。

  然而,当如此优秀的人身处底层后,事情并没有按照她的预期发展。

  不管是做服务员、清洁工还是销售,哪怕每一份工作都是行业内薪资最高的。

  女博士都绝望发现,“如果你在底层,就算忙到吐血,依旧翻不了身”。

  对,这就是现实,一个跟成功学完全背道而驰的现实。

  卧底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找到一个容身之地。

  一开始女博士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能住宿条件肯定不怎样,但没想到房子真是突破了她认知的底线。

  房子没有空调、电扇、纱窗就算了,空间还特别狭小,别说做饭了,就连多余活动的空间都没有。

  即使这样的破房子,房租都得需要500美金,几乎要占开销的大头。

  看看四周的邻居,他们看上去早就对糟糕的居住环境麻木了。

  两个大老爷们合租一个单间,房子小得只能放下一张高低床;一家五口人,挤在一块儿,上了年纪的老人把卧室让给了儿子一家,自己就只能睡在客厅,丝毫没有隐私可言……

  邻居说,有地方住就不错了,总比流落街头好。

  是啊,有地方住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选择的权利。

  人只有居有定所,才能有不断向上的动力。

  但这些几乎要将一半收入给房东的穷人,他们住着没有热水的家,夏天忍受热浪的折磨、冬天承受冻到骨髓的冷。

  他们根本就不敢奢求家里能有多温馨,只求有一个能安心睡觉的地方,不流落街头,有个容身之地是他们最后的尊严了。

  在住宿30公里远的地方,女博士找到了她的第一份工作——餐厅里的服务员。

  早晨4:45的时候,闹铃声就一遍遍催人起床。

  四周都还是漆黑的一片,换做平日,这离起床时间足足还有3个小时。

  但现在,女博士不得不强行拖起疲惫的身体。

  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时间和精力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只要能省一点房租,他们不在乎长时间通勤的痛苦。

  等女博士一路奔波到饭店时,她早都精疲力竭,但忙碌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因为工资是按小时计算,经理就像一只老鹰,会牢牢盯着每一个服务员,生怕他们会偷懒摸鱼。

  一看你手头上的工作做完了,就立马指派新的工作去做,根本不允许你有一点休息时间。

  从早到晚,女博士不停地奔走于厨房和大堂中间,时不时还要应对各种挑剔难缠的顾客。

  每天所谓的休息,都只是狼吞虎咽吃个饭、草草上个厕所。

  最要命的是,为了让顾客们按时就餐,女博士只能在人少的下午吃一份热狗面包,好几次都饿到快晕倒。

  然而,生活并不会因此就同情一个穷人,让他因为努力就变好。

  就算忙成了这样,女博士一天才能赚19.44美金,除掉房租的16.6美金,就只能剩2.84美金,也就够在便利店买个三明治。

  迫于无奈,女博士只能再找一份兼职。

  这就意味着,她每天得工作14个小时,手头上才能稍微宽裕一点。

  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整个人都得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转转。

  因为睡眠严重不足、精力在严重透支后,女博士染上了烟瘾。

  她学着同事的做法,每次把烟点燃后放在厕所附近,在路过时偷偷吸一口。

  对她来说,也只有那短短2秒钟才属于自己,就像溺水的人,呼吸到的氧气一般,显得极其珍贵。

  做了一个月的服务员,除掉生活必需开销后,女博士最终口袋里只剩了22美元。

  22美元能做什么?也不过是吃5个汉堡罢了,就连生病做个检查的钱都不够。

  服务员的工作,让一直生活优渥的女博士发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不公平。

  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有享不完的福,有的人只有让自己马不停蹄工作中,才能勉强让自己有饭吃、有床睡。

  女博士的第二份工作,是清洁工。

  每天,女博士都要出入高档别墅区,在主人的蔑视中,跪着擦完地板。

  刷马桶时,即使要面对恶心的污渍,也要面不改色,认认真真擦完,因为一旦被发现,一天的工钱都会被扣光。

  有一次,女博士照例去一个雇主家打扫卫生。

  说来也巧,这个女博士曾去雇主的学校做过演讲。

  在干活的时候,女博士生怕会被雇主认出,尤其当她一直盯着自己看的时候。

  当时,女博士一个劲在心里演练,到时要怎么回答她的提问。

  但女博士发现,自己根本就是想多了,雇主压根就没把她放在眼里,盯着她看,只是为了确保,她是跪着把地板上的污渍擦洗干净的。

  如果说,餐厅服务员感受到的是身体的劳累,那做清洁工就是尊严的压迫。

  尽管他们是靠双手来养活自己,但没有人瞧得起他们。

  雇主看不起他们,看着他们满头大汗,非但不会心生怜悯让歇一歇,还怕他们会在自己房内喝水;

  上司看不起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去刁难,明明说好的半个小时午餐时间,最后也被压缩到15分钟;

  就连便利店的售货员,也看不起他们,卖东西的时候都是各种皱眉头、各种吼叫……

  好几次,女博士都会觉得受到了屈辱,但她也只能躲在出租屋里的淋浴喷头下,嚎啕大哭。

  她不能发火,更不能有怨言,要不然一天的活就白干了。

  清洁工的工资稍微高了一点,除掉基本开销后,女博士一个月攒了203美金。

  但就这能买一件外套的钱,需要女博士一天做两份工作、一周连续工作7天才能换来。

  清洁工的工作,让一直骄傲的女博士发现,这个世界上尊严是最不切实际的东西。

  因为生活的压迫,多少人宁可为高一点的薪酬,放弃自己的尊严。

  就像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些可怜的人还在为生计奔波,哪里还有时间去考虑生活。

  女博士最后一份工作在大型连锁超市。

  “这么大的平台,应该会有一点的改变吧!”

  但现实却回了她一记耳光!

  越大的平台,每个人的工作划分就越细致,完全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晋升那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每天,女博士只需做一件事——把商品码放整齐。

  工作十分简单,甚至不需要动一下脑筋,只需要重复一个动作长达十小时就够了。

  这种长时间机械式的工作,让女博士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她目光呆滞、双腿肿胀、大脑一片空白。

  不仅是她,就连她身边的同事也都变得麻木不仁。

  看到受伤的同事,不是同情,而是在想为什么不摔断腿呢!

  “我以为只是在卖掉自己的时间,但现实却是,我真正卖掉的是自己。”

  一开始,女博士也会质疑,为什么这些底层的人不想办法提高核心竞争力?

  等自己被工作磨掉了所有热情后,女博士发现所谓的提高核心竞争力,很多时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超低的工资、巨大的生活成本,只有下班后的兼职才能勉强生活。很多人做完兼职,回到郊区的家中,都已经是深夜了。

  被掏空的身体和精力根本没有办法支撑一份学习计划。

  这根本不是因为精英口中的目光短浅、没有恒心,而是时间与精力根本不允许。

  理货员的工作,让一直优秀的女博士发现,自己的成就并不只是因为努力。

  那些赚着最低薪酬的穷人们,他们的努力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精英,他们的智商、情商也并不低。

  只是因为没有机遇,不够幸运,他们的生活只是周而复始得重复着。

  很多社会精英,之所以能够成为佼佼者。

  除了自身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能有一个好的机遇,能有一个好的环境去成长。

  女博士在底层的生活,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即使,她做着跟底层人一样的工作、赚着相同的薪水、住一样破旧的房子、吃一样没营养的饭菜。

  但她还是具有很多穷人不具备的优势。

  比如,她曾有很好的医疗,有着丰富营养的饮食,有着多年的健身习惯,这都让她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去承受重体力活带来的伤害。

  最重要的是,除了吃、住外,她没有其他额外的开支,贫穷对于她只是一种体验罢了。

  这让她不会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崩溃,也能让她在工作中保有持续的积极性和热情。

  而她身边那些人,那些日日夜夜努力在贫困线挣扎的人们,贫穷带给他们的,永远不是什么好玩的体验,更多的都是挣扎与痛苦。

  因为穷,人变得目光短浅,根本没有为长远的打算。

  一个男厨师,为了能省几块钱的晚餐钱偷拿面包,最后被扣了一周的工钱。

  因为穷,人受了委屈,也只能是咬断牙齿往肚子里咽。

  一个女服务员,经常被男朋友拳打脚踢,她不离开的原因,不是因为爱与依赖,只是为了能省下几百块钱的房租。

  当然,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而是穷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贫穷。

  一个建筑工人,因为脚受伤没钱吃抗生素,结果,伤口不断感染恶化,最后连路都走不了了。

  连着几天没上班后,老板也毫不犹豫就把他开除了,还假惺惺地说:“好好在家养病,身体要紧”。

  原本一两百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硬是拖成了重病,不得不花更多钱、造成更多损失。

  这就是现实,并没有像成功学描绘地那般简单。

  有人开豪车住豪车,有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这就是社会真实又残忍的一面。

  如果有选择,世上没有人愿意去经历贫穷,没有人愿意去品尝死以外的苦。

  不是所有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的选择,可以去过任何一种想过的人生。

  在这个向知识型、专业型发展的社会,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技能,穷人很难能领到改变命运的入场券,打破贫穷的代代传递。

  这不是靠能吃苦就能改变的。

  当然希望所有人,都有能够接受教育的机会,能够靠着学习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但不是所有穷人,都拥有一样的机会,有的人只是活着都已经拼劲了全力。

  对于这些人,我们没有必要苛责,因为我们都不曾经历过他们的人生,根本没有权利去批判。

  除了高高在上的批判,我们能做的有很多。

  大到给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小到给他们一个善意的微笑。

  有时候,我们能拥有这么多,也只不过是运气好了点、挫折少了点而已。

  正如那句经典台词所说: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文章来源:她理财)

mai 发表于 2019-10-11 11:26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包括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但是,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暴露出我国在许多领域存在短板和瓶颈。比如,中兴、华为事件发生后,我们深刻认识到包括芯片在内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不能长期受制于人。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通过整合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研究力量,对关键共性技术、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进行集中攻关,完全可以应对“卡脖子”的问题。同时,颠覆性技术创新源自于理论研究、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在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不同的作用。

  从以往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走向看,如果战果不满意,以金融制裁为主的金融战将成为必然。针对我国而言,美国可能采取以下六种方式:一是截断与外界的美元汇路,如对委内瑞拉等;二是迫使本币升值,如对日本;三是列入汇率操纵国;四是不准企业进行美元融资;五是对金融机构实施惩罚;六是针对在美上市的我国公司。这些金融制裁手段,有些可能性大,有些可能性小,但其杀伤力大大强于惩罚性关税。这也反映出我国在金融领域与美国存在的巨大差距。根本出路还在于,在有效防空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与创新,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差距并不可怕,反而意味着追赶的潜力和空间。这些短板和瓶颈,越早暴露,越有利于我们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趁早重视、加快追赶,尽快补短板、强弱项,从而实现后来居上。正如习 近 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mai 发表于 2019-10-12 07:59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1日电 10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导下,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商务部部长钟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参加磋商。

  【相关报道】

  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刘鹤

  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正在华盛顿进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

  刘鹤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致特朗普总统的口信。习近平在口信中指出,近来,中美经贸磋商团队保持沟通,相互释放了善意,受到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欢迎。两国经贸团队已在部分协议磋商上取得进展,双方要妥善解决彼此关切,争取就其他领域的问题取得积极进展。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对世界都有利。双方要坚持协调、合作、稳定的基调,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刘鹤表示,双方在此轮磋商中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希望双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妥善解决彼此的关切,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特朗普感谢习近平主席的口信,再次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并请刘鹤转达他对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特朗普表示,美中两国关系发展强劲。我非常尊重中国,非常尊重习近平主席,他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我很高兴看到,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成果,这对美中两国和世界都是重大利好。希望双方团队抓紧工作,及早确定第一阶段协议文本,并继续推进后续磋商。美国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来源:新华社)

mai 发表于 2019-10-12 08:11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星期五在华盛顿结束,特朗普总统会见了刘鹤副总理。双方第一时间披露的信息显示,这次磋商取得一些进展。双方同意继续相向而行,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在这次经贸磋商举行之前,舆论一度不太看好磋商结果。美方在谈判开始前对中方搞新的施压行动,尤其引发了国际上一波悲观分析。然而,谈判结果显然好于人们的预期。这是大形势的逻辑发生作用的结果。

  美国对华贸易战打了一年多了,实在没打出个所以然来。除了中美都蒙受损失,看不出哪一方真有取胜的迹象。谈到贸易战给哪一方带来了什么值得夸耀的成果,人们的大脑里一片空白,所谓的成果找不到坚实可信的证据支撑。

  当然了,尽管支持结束贸易战的人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占大多数,但人们的这种愿望转变为两国真正的相向而行,迅速围绕关键分歧决定性地相互妥协,还是很不容易的。从之前的僵局走向结束贸易战,让社会的理性情绪成为两国舆论场的主角,中间还需要一些跨越。

  这一次双方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形势是好的。但是每次两国谈判取得进展时,各自国内都会出现一些批评声音,宣称本国这一方“吃亏”甚至“投降”了。

  这种声音有一部分是幼稚的,还有一部分是出于政治等原因故意的“为批评而批评”。希望无论中方还是美方,都不会受到这种声音的干扰,双方磋商团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加快谈判,为两国最终达成协议铺平道路。

  结束贸易战意味着取消全部加征的关税,这是一个硬指标。贸易战打得久了,关税越加越多,但是退回到贸易战开始前的关税格局,这一两国经贸磋商的初衷坚决不能忘记。把关税退回到半山腰,意味着贸易战并未结束,只是缓和了。为了推进结束贸易战的这一进程,需要双方按照两国元首之前的共识坚定前进。

  双方商定中国将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那些农产品本来就是中国社会所需要的。但是中方断断续续购买美国农产品,创造不了美国农业借助中国市场加速繁荣的稳定环境。只有双方签署全面经贸协议,包括美国农民在内的两国生意伙伴才能够做长期发展规划,远离动荡感。

  中美为达成最终协议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前方地平线上已经可以看到目标,重要的是不要被其他的诱惑干扰,一次次走上岔道,耽误了真正要赶的路。过去的经验表明,那样的干扰经常很活跃,中美双方都需要定力。

  未来仍有不确定性,中国还是要淡定地看待目前进展。谈判越多,“做好自己的事情”越有实质意义。不管眼前的进展是否意味着“转折”,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无论前方是什么,中国都不会是无奈的随波逐流者。(环.球.网)

mai 发表于 2019-10-12 08:15

       人民日报钟声: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往前走                               2019-10-12 07:56来源:人民网

10月10日至11日,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导下,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人们此前纠结过、困惑过的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又一次出发,怎样才能谈下去,现在由事实给出了答案——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往前走,顺应民心民意,终究是有意义的。人们相信,取消全部加征关税,让贸易战真正停止,以建设性行动为实现贸易平衡而努力,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最终解决经贸问题。

一年多了,中美经贸摩擦持续,磋商进程坎坷。尽管情节跌宕起伏,但唯有万物本应遵循的道义,才是引领事物衍进方向的决定力量。有目共睹,中方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不可撼动,绝无可能在任何原则问题上做交易,对中方蛮横施压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这就是道义使然。

中国人讲究“慎观终始,审察事理”。回望上一轮磋商以来两个多月的起起伏伏,总可以辨析一些启示。非理性霸蛮行径带来什么?对抗和伤害。释放善意的举动带来什么?良性互动和解决问题的机遇之窗。

中美经贸问题需要解决,让新一轮磋商成为一次有意义的再出发,这是中美双方共同肩负的责任。贸易战没有赢家,万不能落入“双输”陷阱。但凡出于理性思考,就应该竭尽可能做好共赢大文章,避免言战促战。

挑起和升级经贸摩擦,不仅无助于减少贸易逆差,而且负面影响远超想象——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消费等领域扩散,令美国民众叫苦不迭,美国企业家提交成千上万个排除加征关税申请就说明了问题。大国的生存空间、利益空间,本就是大格局意义上的事情,在小算盘、小账本上断然理不出名堂。这是“利可共而不可独”的世界,中国人早就在历史上总结出“独利则败”的规律。美方表示“要与中国达成一个贸易协议,但必须是对美国有利的贸易协议”,可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没有互利前提,就不可能对美方真正有利。

显然,美方应该算算打压中国究竟给美国带来了多大的反作用力。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从冠军宝座跌落到第二位,几乎所有的专业分析都认为美国排位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受到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的影响。舆论还普遍注意到,中国的排名依然与去年持平。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比前一个月增加1.6%。而美国供应管理学会本月初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幅下滑,创下2009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说明美国制造业萎缩加剧。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受经济不确定性和制造业萎缩影响,美国8月份新增就业岗位比上月减少1.7%,比去年11月的峰值减少了50万个岗位。这些情况足以说明,悖逆厚德载物之道,遏制打压别国、对外转嫁国内矛盾,根本不能使美国保持强大。

同美国市场信息形成反差的是,来自中国市场的“旺”消息一再令世人惊叹,刚刚结束的国庆长假更是堪称金光灿灿——7天时间,多项消费数据再创历史新高: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国庆档票房约42.15亿元,同比增长120.9%……世界有目共睹,中国专心致志办好自己的事,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压力不断被消化,中国人民依然安居乐业,中国市场依然红红火火,中国发展的步伐依然坚实有力。

登高壮观天地间,中国以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以诚意和行动同各国发展合作共赢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愿意持续朝着解决中美经贸问题的方向往前走。当然,结果还要取决于美方能否做到与中方相向而行,能否为磋商取得进展持续创造必要和充分的条件。矛盾无处不在,但话要好好说,分歧要妥善管控,坚持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基础。

《美中在双边关系关键时刻重启贸易谈判》《美中贸易谈判以积极的基调重启》《贸易谈判进展乐观,中美初步协议有谱》《美中重启贸易谈判推高股市》……西方主流媒体报道的这些标题,折射了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低位徘徊,各种脆弱性、不确定性阴云压顶之际,世界需要中美选择彼此合作,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迎来共创机遇、共享繁荣的朗朗晴空。

mai 发表于 2019-10-13 07:54

       特朗普称美中两国已“非常接近”结束贸易战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2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表示,他认为美中两国已“非常接近”结束贸易战,且双方将达成的协议对美中两国和全世界都有利。

  特朗普当天下午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就美中经贸磋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他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我认为我们已非常接近(结束贸易战)。我认为当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特朗普在答问过程中还提到,他很高兴看到,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成果,这对美中两国和世界都是重大利好。希望双方团队抓紧工作,及早确定第一阶段协议文本,并继续推进后续磋商。

  特朗普多次强调,美中两国将达成一个“伟大的协议”,其意义将超越关税问题本身。他表示自己完全赞同中方所说的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正因如此,“全世界都密切关注着(中美经贸磋商)。”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1日电 10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导下,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商务部部长钟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外交部副部长郑泽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参加磋商。(来源:新华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见刘鹤

  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正在华盛顿进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

  刘鹤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致特朗普总统的口信。习近平在口信中指出,近来,中美经贸磋商团队保持沟通,相互释放了善意,受到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欢迎。两国经贸团队已在部分协议磋商上取得进展,双方要妥善解决彼此关切,争取就其他领域的问题取得积极进展。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对世界都有利。双方要坚持协调、合作、稳定的基调,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刘鹤表示,双方在此轮磋商中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希望双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妥善解决彼此的关切,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特朗普感谢习近平主席的口信,再次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并请刘鹤转达他对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特朗普表示,美中两国关系发展强劲。我非常尊重中国,非常尊重习近平主席,他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我很高兴看到,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成果,这对美中两国和世界都是重大利好。希望双方团队抓紧工作,及早确定第一阶段协议文本,并继续推进后续磋商。美国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来源:新华社)

mai 发表于 2019-10-13 08:09

  十万月供,六套房子卖不卖?往年投资公式“失效”,中国190万亿私人财富往哪儿投
  
  卖还是不卖?
  多年笃信房地产投资并因此获取超额收益的高女士,开始陷入焦虑。往年的投资公式似乎“失效”。在这个本是房地产金九银十的上涨期,北京的二手房价格连续下降了8个月。
  名下拥有六套房产的高女士,不知手中的房子是去是留?卖的话,价格很难达到自己的心里预期;不卖,近十万的月供令其倍感压力。
  浸淫金融行业多年的李林(化名),当下的迷茫也不亚于高女士。一直把资产放在金融产品中获益的他,如今担心找不到有效的财富保值增值通道。“少量私募权益类基金,加之银行理财、债权型基金以及保险,有更好的建议吗?”在谈到资产配置时,李林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又把问题抛给了记者。
  似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比现在更让人迷茫。“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下,房价单边上涨被按下暂停键,经济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人们都在期待一个“新经济”接棒的时间点;尽管不少金融机构业绩报告中大谈投资收益,但大盘至今仍在3000点下艰难地攀爬,投资者立于股市之门,窥探是否有机会。房市和股市之外,基金、债券、理财产品、甚至是贵金属产品,经历过一波波浪潮过后,似乎并不能吸引人们长久的关注。
  同为金融专业毕业,李林的同学们遍布在银行、证券、基金等各个金融行业,且在年过四旬后,大多已走上管理岗位。作为一家金融企业的高管,李林直言自己是个保守派。
  就在前两年,李林曾经觉得他们在投资上“路子很野”,胆子也大,因此获得的财富效应也比较可观,车子品牌和房子面积外,最为明显的区别是自家孩子上公立学校,而不少同学家的孩子在读国际学校。
  但目前来看,穿越过股市的牛熊交叠、新三板的短暂狂热、P2P的一夜入冬,李林开始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那么躁动。一位工作在证券公司的同学曾经在新三板股权投资火爆、P2P牛市中狂热入场,如今却铩羽而归。“钱往哪儿投?”这个问题让手里有着一定数量闲置资金的中产阶级迷茫,甚至不知所措。但人们似乎又必须给口袋里的钞票寻找出路,低利率大幕拉开,该如何让财富跑过时间和通胀的洪流?
  走进低利率时代
  自2018年至2019年,“弱周期”、“经济下行”一直是宏观环境的关键词。进入2019年,贸易摩擦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更给投资者带来了不确定性隐忧。
  喜欢和同学同事谈论时事和环境的李林对几个变化印象深刻:
  2019年8月1日(北京时间),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突然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达到2.0%至2.25%,并表示将于8月初结束缩表,就在当日,巴西央行宣布降息50个基点,随后其他国家跟随。
  9月19日,美联储再度降息25个基点,而在这之前,欧洲央行也祭出了“降息+QE”组合拳。
  在人民币汇率破7,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改革落地后,9月15日,央行宣布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额外对相关城商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总共释放资金约9000亿元。
  李林表示,美联储降息后,他曾与同学讨论这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的降息周期的打开,但透过美联储官员对是否需要进一步宽松存在着分歧来看,并不能得出一致结论,但无论怎样,宽松的环境都有利于资产价格的有益变动。
  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存在。策略分析师们称,目前货币政策宽松态度确认,但整体步调仍较为谨慎克制,两者博弈加剧而无风险利率加大波动;另一方面,全球不确定性事件爆发,全球贸易环境收紧和沙特事件加剧市场对不确定性的预期。
  在2018年,由于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对国内外各类市场形成较大压力,风险资产跌幅较大,而现金类资产(如美元和黄金)以及固收类资产表现较好。进入2019年后,市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去年跌幅较大的全球股市全面反弹;全球固收类市场继续稳中向好;贵金属市场开始闪耀,黄金重新转强而钯金则创出历史新高;大宗商品市场有所分化,原油价格涨幅居首。
  在资金由风险资产向固收、现金类资产的回流过程中,李林身边发生了不少故事。
  李林一位曾经工作在某中型券商场外市场部的同学孟凡(化名),在今年实现了由投行到私募的职业转变,这或多或少有些无奈和意外。
  据李林介绍,在孟凡诸多工作、行业群外,还有两个群格外活跃,孟凡是其中一个群的管理员。这个群成立于2017年,群友因为购买了某款新三板定增私募产品而聚在一起,这只产品已经在2018年到期,目前仍未能实现退出。由于当初与销售基金的承销人员相熟,孟凡买入了50万,但以市值来看,已所剩无几。而这是当年孟凡所在团队保荐几家企业成功挂牌后的部分年终奖,彼时市场热情高涨,孟凡又充满信心,甚至把一些项目推荐给了身边的亲友。而之所以担任管理员,也是这个原因——既熟悉企业团队,也有其他朋友一起投资,孟凡很想沟通双方找到一个相对中和的退出办法,但是并没有得到理想的解决。
  李林表示,随着风险资产出现波动或巨大变化,靠谱的增值渠道越来越窄。而孟凡在经历两次失败投资后,开始把目光投向银行理财,李林总结为回归“理性”。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无风险利率的不断下行,银行理财逐渐告别了刚兑和保底,收益波动加剧。与此前相比,银行理财收益率在下行。截止到2019年8月,剔除了结构性存款产品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连续18个月下跌,8月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04%,余额宝等宝宝类基金更是落至“2”时代。
  像李林这个年龄段的朋友,虽然一些人可投资资产已有几百万甚至更多,但个别人投资踩雷或遭遇P2P跑路,也遭成了一时间资产大幅缩水。
  而更令李林们感到焦虑的是,缺乏有效保值增值渠道,中产对于未来家庭的收入和支付的信心并不足,子女教育、医疗、养老都是难以言说的沉重。
  据招商银行(36.290, 1.18, 3.36%)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已达190万亿元。其中可投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人数和可投资产总额分别已达197万和61万亿人民币。
  当190万亿可投资资产遇上流动性宽裕和低利率环境,手有闲置资金的中产该如何寻找财富安放之所?
  钱可以去哪儿?
  高女士的苦恼还在继续,挂了几个月的房子最终没有卖出去,看房的人不少,但买方的出价都低于自己的心里预期。虽然挂出的房子购置成本不足300万,但想想近几年的涨幅,高女士不愿意在标价800万的基础上降价50万甚至100万卖出。
  卖与不卖,高女士陷入纠结。夫妻两人均是北京本地人,因为双方父母均看好房地产行业,非常支持两人的投资,几度出手后,高女士家庭拥有了六套房,月供近十万,尽管并非高薪工作,但六个“钱包”齐发力加之租金收入也能承受。但近来“房住不炒”的政策要求下,北京的房价出现稳中微降的状态,当二手房价出现8个月下降后,高女士愈发焦虑。
  如果房价不涨,由于租金收益低、资金成本大,买房者或有房者的资本收益有可能是负值。随着孩子和父母年龄的增长,高女士和丈夫面临的感受压力会越来越大。
  在高女士的同事看来,她的烦恼略显“甜蜜”。同事尽管已经在丰台区有了房子,但当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想要换学区房,但现状是手中闲置资金少不足,目前的房子出手又很慢,学区房也很难入手。
  据《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8)》显示,房产净值是我国家庭财富最主要组成,2017年占比达到66.4%。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过去十年如果投资大宗商品一直持有,累计只能得到30%的回报,投资债券有51%的回报,投资股票有57%的回报,而投资房地产能够获得265%的回报。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后,货币政策基本形成了对房地产领域收水、对非房地产领域放水的结构性宽松格局。单边上涨预期不再,或许意味着,金融资源和居民资产或迎来再分配。
  在李林看来,从中长期来看,经济转型、利率下行,都有利于金融资产价格上涨,金融资产配置的大时代正在来临。
  机会在哪里呢?
  股市似乎是大家看到的第一个出口。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高收益产品更受青睐,而房地产未来十年升值空间有限,二级市场是最好的出口。
  平安证券策略团队曾在第四季度资产配置报告中提到,A股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四季度将受益于国内宽松周期的开启,但是货币政策表态仍然相对克制且受通胀走高影响,因此尽管无风险利率下行趋势确认,但波动有所加大且空间有所受限。
  从年初以来,科创板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主线,6月科创板开盘市场平稳,三季度创业板表现抢眼,这意味着市场对于资本市场的改革期待很高。此外,今年以来外资呈现不断流入的态势,资本市场在开放和吸引长期资金上都给市场带来积极信号。
  梁辉更看好明年的机会,“当前宏观经济处于底部区间,未来存在流动性边际改善的可能,股市同样处于相对底部的区间,相对来讲明年会有更多的机会。”梁辉认为,随着外资流入,A股市场明年货币环境会好转,诸多影响A股的因素也会边际改善:贸易摩擦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利率持续走低,会使得有更多资金会回到股市,同时现在股市估值比较低;此外,明年将迎来5G应用的试水期,技术创新领域可能存在机会。
  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李林最先配置的是债券基金。他的逻辑是,当越来越多国家进入负利率状态,中国的债权将成为吸引资金的高收益资产,以美国为例,中国国债在收益率水平上,跟美国10年期国债还有130bp左右的利差。
  在问到黄金配置时,李林表示,妻子曾在菜百买了两根金条。在低利率背景下,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使得黄金作为无息资产相对于债券的配置价值不断凸显,避险需求和货币贬值将导致资金涌入黄金市场。今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央行都持续增持黄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今年全球各国央行的净购金量已超过400吨,这是自2010年央行购金出现净购买以来的最高年度累计水平。
  在李林看来,长期来看黄金会有不错的走势,但短期上,自己不好判断。中信建投(25.190, 1.09, 4.52%)分析师秦源也有着相似的看法,受美国经济走势、贸易摩擦、英国脱欧进展、美国选举以及Libra的推进等因素影响,黄金长牛的背景下,短期可能难以走出大幅方向性行情。
  对于市场大部分资金来看,回流最多的地方是银行。而随着大资管新规以及银行子公司的开业,银行理财正在向“净值化”、“破刚兑”转变,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9月,全国373家银行共发行了8564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与上期持平,产品发行量减少268款。
  学会和时间做朋友
  在相聚资本服务的客户中,有客户与孟凡有着相似的投资经历。
  这些人身上,不乏盲目跟风、追热点,投资高度集中等特点。在梁辉看来,包括很多金融机构高管在内在投资上都没有做到足够理性。资产一定要配置,要有中期、短期、长期的配置,同时还要有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的配置,要真正做到组合管理;其次,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市场上的金融机构和销售有很多,为什么很多人在P2P上、在股权投资上踩雷了,一方面是销售机构在宣传时盲目夸大收益,盲目的保本,对投资者产生了误导,使得一些没有响应风险承受能力的人也进来了;而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产品并不了解,包括所投资的资产、风险的暴露和为收益所支付的流动性这些东西都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选择了太多不适合自己的产品,最后出现了问题。“另外,流动性和集中度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很多热点项目现在都面临着退出困难,也有不少人同时踩雷了多家P2P公司,都是因为没有做好资产配置,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梁辉表示。
  中产理财要学会和时间做朋友,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管给出这样的建议,而他的配置建议更加直接:资金属性决定投资偏好,短期资金适合银行理财,两三年周期资金可买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五年以上资金可投资股权。
  上述高管还提到,作为投资者来说,还需要面对刚性兑付大幕拉开的改变,这需要对风险有新的认知和定义,根据收益率选择产品,却不看风险将成为过去时。
  拥有多年信托销售经验的理财师翁晟则表示,在信托领域来看,2011年左右入市的投资者属于比较有投资经验的,比较谨慎;2017年左右入市的投资者经验较少,属于谨慎贪婪型,一方面希望博取较高的收益,另一不方面又想风险相对低;还有一部分小白客户,仍然相信信托可以刚性兑付。
  而随着违约时间的频繁发生,中产的理财观念和投资者教育亦需要不断完善。

mai 发表于 2019-10-15 08:33

       人为何会穷?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解答了这一问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编辑 孙志成   

  10月14日,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4日中午,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为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作为诺奖中最“年轻”的奖项,经济学奖自1969年开始颁发,至2019年,已经颁发51次,共计84人获奖。

  获奖者资料: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印度加尔各答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曾任发展经济学分析研究局局长、美国艺术科学研究院及计量经济学会研究员、古根海姆基金会及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研究员。获2009年度印孚瑟斯(10.62, -0.35, -3.19%)(Infosys)奖等多个奖项,曾任世界银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组织机构荣誉顾问。他是继1998年获奖的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后,第二位出生于印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扶贫与发展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她是过去十年间其论文被全世界引用最多的女性经济学家以及众多重要经济著作的合著者。她是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第二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性得主。此前,只有2009年获奖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是女性。

  她的第一篇发表于1993年的著名论文是与IIVIF的另外两名经济学家吉列尔莫·卡尔沃(Guillermo Calvo)和莱昂纳多·莱德曼(Leonardo Leiderman)合著的。该论文对IIVIF和其他组织内部盛行的一个观点提出了质疑,这种观点认为资本之所以流向拉美国家,其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经济政策很好。不过,这三名经济学家认为,是外部因素(包括有利的全球环境以及低利率)激发了投资资本的流动,如果外部状况发生变化,这种资本流动就可能很快停止。事实证明这三名经济学家的观点是正确的: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墨西哥于1994年开始,以及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包括亚洲地区于1997年,俄罗斯于1998年,阿根廷于2001年)均先后经历了资本流入的“戛然而止”。几年之后,莱因哈特和另外一名经济学家格雷西·卡明斯基(Graciela Kaminsky)对另外一个为世人接受的看法提出了质疑。这种看法认为,危机主要是通过贸易联系从一国转移至另外一国。事实上,他们发现,这种连带效应的根源在于当时还很少对融资渠道进行研究。

  她获得过大量荣誉:2010年度约翰·贝茨·克拉克奖,2009年度麦克阿瑟“天才”奖学金,《经济学人》杂志“八大杰出经济学家”之一,《外交政策》杂志“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财富》杂志2010年“4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之一。

  2003年,班纳吉和迪弗洛联合创建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并一直共同为该实验室提供指导。J-PAL实验室的任务是确保扶贫政策的制定基于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贫困人口。J-PAL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赢得国际认可,获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年度“知识前沿”奖。

  迈克尔·罗伯特·克雷默(Michael Robert Kremer)(生于1964年11月12日)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现任哈佛大学盖茨发展学会教授。克雷默尔(Kremer)在他的领域中表现出色,并因其成功而获得了许多奖项。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麦克阿瑟奖学金(1997)和总统学院奖学金的获得者,并被任命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他还致力于慈善事业,致力于帮助全世界受苦的人们。克雷默最近的研究调查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水和农业。他被评为科学美国人年度50名研究人员之一,并因其在卫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拉丁美洲的工作而获奖。他帮助开发了疫苗预先市场承诺(AMC),以刺激私人投资于疫苗研究和发展中世界疾病疫苗的分发。

  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著有《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的两位作者在本书中探讨:为什么穷人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

  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同时,《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用大量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该书用九章大篇幅,从营养、健康、教育、生育、风险管理、贷款、存款、创业、政治参与等九个方面探讨穷人的生存、选择和突围,以及援助、制度对穷人的意义。穷人进行选择的困顿以及消除贫困的理论、政策的种种困顿,在这些章节中被充分揭示出来。该书至少给我们充分区分选择的两种状态,一种是穷人的选择,或者说穷人的非选择;一种是非穷人的选择。从该书可知,选择是需要空间的,这空间至少要大于自身的温饱条件,否则由于可供选择项的稀少而使得残存的选择毫无意义,或者说不同选择之间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责任编辑:魏雨

mai 发表于 2019-10-15 10:07

麦论解盘:拔高顺势派发出脱 择优选股汰弱留强                              2019-10-15 07:35: 作者:陈少川

A股漂亮的跨越,周一上证指数上涨34.23点,涨幅1.15%,收盘3007.88点,再度收复3000点整数关卡。

三千点并非重要关卡,但却是这个阶段多空争夺的滩头堡,从今年2月25日一根5.60%涨幅突破后,多方正式向三千点推进,才有后来涨到3288.45点高位的走势。但其后在5月6日一根5.58%点长黑对应跌幅直掼而下,又将指数掼压到三千点以下,4月30日这一天的收盘3078点成为上证指数越不过的坎,三千点也因此成为本轮横向区域争夺中一道重要隘口,势必要重新回到这个点位之上才可以成就后面的涨势。

A股再度雄起吗?或只是一时半刻的强势而已?如果以2018年年初下跌的关系相关联,贸易战造成A股始终盘弱是事实,是积弱难反呢?还是已经有效化解当时所有回测下跌的筹码沉淀与锁定?如何辨别?本栏认为要扩大横向周期的跨距看问题,要更深切解读其中的利弊得失。

2月25日的大涨3288点是重要的滩头堡,更重要的是横向回归对比,应该回到2018年2月7、8日两天的下跌测算,主要关键在第一天破位下跌,直接从高位反转压低掼破80及160日均线,分别在3384及3335点后,多方立即倒地不起,形成后面不断的阴跌。

中美贸易纠纷一直成为盘面下跌的主因,究竟要如何才能化解有关负面消息影响呢?经过一年多时间,终于找到彼此协议要件,那么股市是否应该也可以获得喘息,或开始从低位反转后向上呢?如何解读这一段跌势与跌幅?同时周一的反击状况又该如何推导论述分析判断?这些都关系到后面的操作。

本栏的统计中发现,股市的一切演变关键就在于资金与筹码而已,必须经过充份压低洗盘后造就筹码有效的换手与沉淀,时间周期的跨距是检测沉淀的重要证明。经过长时间推导比较后发现,采取80天周期作为筹码的有效滚动论述可以掌握较长周期筹码的论证变动,40天周期是最重要关键的筹码演变,几乎所有强势股的筹码滚动换手都在这个时间周期内完成,但最重要是20天周期的操作效率,最有效率的周期在这段时间内把握。

以80天周期对比倍数160天,从2018年2月7日跌破80及160日均线后经过一轮80天压低滚动,进入第二轮后也会自然告一段落,时间自然运行竟然如此巧合的落在2018年10月10日,之后的下跌又是一次40~80~160天。从2018年10月11日开始后的第40天落在12月5日,第80天落在2019年2月1日,第120天在2019奶奶4月8日,第160天落在2019年6月6日。

2次80天循环后,接下来在第200天落在2019年8月2日,第240天落在2019年9月30日,才有十一黄金假期后的上涨,尤其近四天来的涨势,周一如此拔高显然可以确认新一轮20~40~80天开始。目前运行5天,后续的演变不妨采取如此时间运行规律推导论述,您会发现原来时间周期自然的运行才是一切指数涨跌变动的根本。

大循环有大循环的变数,大循环中有小循环,依据时间周期运行与跨距测算,周二是一次短线变数,周三到五会是本周重要的变数,务必注意其中的运行与影响。周一的盘面几乎由多方完全掌握绝对优势,但采取小幅度上涨预留实力等待后面的回测整理,这个操作可以看出多方的从容,当然也感受到资金不足,无法一气呵成。

一定要注意均额量线出现“第3圈”的影响,即均额量向下交叉股价即使拔高上涨也应该站在调节一方。先出脱后等待回测再低接,因为还未达到立即爆发强攻大涨的阶段,所以会有回测的动作。采取“量价涨跌指标”判断,还需要进一步修复量与价的差异演变,不急于一时,等待后续的优势发挥。

不同板块及个股会有各自不一样的走势,本周的个股差异甚大,必须针对个股做好事先的操作推演,只要出现“高位高量”就应该顺势“高卖”获利了结,例如本栏上周谈到的科达股份(600986),周一大震荡第四个涨停,周二还要再次大震荡洗盘,多留意。聚龙股份(300202)两个停板后周一大震荡洗盘,注意进一步回测动作。大涨后拉回回测的个股如蓝英装备(300293)、数源科技(000909)及宏图高科(600122)符合“量价涨跌指标”的“低位低量低接”特征,可以注意!

mai 发表于 2019-10-15 22:04

       社评:中美实现突破,应该高兴而非唱衰

  中美上周举行的经贸高级别磋商究竟谈出了什么?中国官方第一时间的通报使用了“实质性进展”的措辞,并且指出这些进展的领域包括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这在中国官方对外通报的通常语境下,是非常积极的。

  然而美国和一些西方媒体却在寻找中美双方通报的“温度差”。特朗普总统11日在会晤刘鹤副总理时,不仅称赞双方取得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成果,而且要求及早确定第一阶段协议文本,美国和西方媒体则强调中方没有使用同样的措辞,也没有谈及中方将购买400亿至5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并以此宣扬中美实际上并没有谈拢什么。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对双方经贸磋商结果的通报从来就没有在表述层面高度一致过。每一次都是美方说得多,披露一些很具体的内容。中方则言简意赅,只说很原则的话。比如中美关于双方促进贸易平衡的具体数字信息,中方迄今从未对外通报过。中国对谈判结果的通报程序与美方有很大不同,总的来说双方对此都已经习惯了。

  中美这一次谈判显然实现了突破,双方都对进展感到满意,并且形成了达成最终交易的强烈意愿。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双方的积极态度形成了相向而行的新局面,有了结束贸易战更明显的政治决心。我们希望这一好的形势能够持续下去,顺利达到双方成交的结果。

  西媒有些怀疑中美实现突破的真实性,至少部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贸易战打得太久了,双方之前在接近达成协议时出现过反复。而且就在上周新的谈判之前,美方刚又宣布制裁28家中国实体,进一步冲击了舆论对双方取得积极成果的预期。上周华盛顿谈判的成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其中一些人的质疑可以说是情不自禁的,更何况挑刺是很多西媒的条件反射。

  还有一些美国和西方的舆论力量不愿意看到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欧媒中有乐于“坐山观虎斗”的情绪,美媒中则有不少人同当前的执政集团结了梁子。干扰中美缓和关系,让两国达不成经贸协议,成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方向。

  当然了,中美贸易战毕竟已经打了近20个月,从短期看,保持贸易战的惯性比扭转两国经贸关系的方向要更省事,中美停止贸易战虽是大好事,但一些人会不太敢相信那样的情况真会到来。这其实是一种惰性,需要被正视和面对。

  事实是,中美这次谈判达成的一致性并非天上掉下来的。过去的十几轮磋商打下了不少基础,持续进行的贸易战又没能解决任何问题,突破僵局既有现实的强大推力,又有认识上的逐渐成熟贡献了支持。现在或许是中美围绕达成经贸协议态度最接近的时候。

  只要没有完成的事情,变数就不是零。然而中美当下最突出的不是不确定性,而是达成协议的愿望占到了影响事情发展方向的中心位置。中国买几百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在新形势下是完全能做到的,只要双方不断保持并扩大共识,各种分歧就都是技术性的,并不构成阻止双方达成协议的决定性障碍。

  中美若达成最终协议,将对中国、美国以及全世界都有利。美国和西方媒体有必要在这个重要时刻不被自己的小利益绑架,给中美通向达成协议的路上埋地雷,而应为中美结束贸易战做出他们各自的积极贡献。贸易战是双输游戏,谁都不应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眷恋这一游戏和与它所相关的各种惯性。
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