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 发表于 2020-8-5 09:09

现货黄金升破2030美元/盎司

mai 发表于 2020-8-6 08:11

      8月6日财经日历大事件提醒
  
  经济数据关注:
①14:00 德国6月工厂订单环比;
②16:30 英国7月Markit建筑业PMI;
③20:30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预估140万,前值143.4万)。
全球央行和政府动态关注:
①12:30 印度央行利率决策(预估3.75%,现值4%);
②14:00 英国央行基准利率(预估0.1%,现值0.1%);
③14:00 英国央行发布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金融稳定报告;
④15:30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记者会;
⑤22:00 美国达拉斯联储行长Kaplan讲话;
⑥7日00:30 美国纽约联储执行副行长Singh讲话。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mai 发表于 2020-8-6 08:18

      深圳沸腾!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四部门推50大措施!利好纷至沓来
  
  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到来之际,关于深圳的政策利好纷至沓来!
  8月5日,券商中国记者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为扎实推进落实人民银行总行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深圳联合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制定了50条行动措施85项细分任务,已于7月中旬正式印发实施,并在7月30日组织召开了第二季度工作推进会,对《意见》落实工作情况作了阶段性总结回顾,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谋划部署。
  据了解,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并力争紧贴市场需求,制定了《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行动方案》(下称“深圳行动方案”),共50条行动措施,共85项细分任务,并已于7月中旬正式印发实施。该行动方案立足深圳实际,结合先行示范区建设金融重点工作,助推深圳金融先行示范。在此次计划中,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跃然纸上。
  近期,关于深圳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意见的函》,支持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充分发挥深圳“双区叠加”优势,并专门针对深圳列出了几条与扩大土地自主管理权限、增加建设用地相关的探索事项。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于8月4日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各种利好消息连续发布。那么,后续还有什么值得期待呢?
  深圳行动方案现身
  5月14日《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的文件发布后,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推进部署会,与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单位针对《意见》各项措施进行了逐条梳理研究,据梳理统计,《意见》的75项具体工作,已在深圳落地实施或试点的事项超过40项,比例达53%。随后,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并力争紧贴市场需求,制定了《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行动方案》(下称“深圳行动方案”),共50条行动措施,共85项细分任务,并已于7月中旬正式印发实施。
  第一,多举并措促进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方面,共15条行动措施。其中,不仅充分体现了深圳特色,如“充分发挥我市国际人民币投贷基金能效,探索加强与港澳机构合作,为深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提供优质投融资服务”,更积极探索创新,如提出“探索跨境银团贷款,指导港澳银行在深分支机构联合内地银行、境外母行等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银团贷款服务”“研究推动分类完善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研究允许证券公司资本项目下的跨境资金可直接用于证券自营、承销、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等证券业务支出”等。
  第二,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深港澳金融合作方面。创新提出了“支持保险公司在深设立独立核算的资产管理、营运、研发、后援服务、数据信息等各类总部,研究制定出台相应扶持优惠政策”“推动深圳与港澳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探索发行巨灾债券”“积极推动在深圳设立保险服务中心”;对证券期货行业,提出了“探索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开立可收付客户外币的一级代客账户,支持外币代客业务的发展”。
  第三,推进深港澳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其中,为助推深圳可持续金融先行示范,创新提出了“充分发挥深圳证券交易所平台作用,引导上市公司主动披露ESG信息”“争取国家支持深圳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推动深圳绿色金融规范、健康发展,提出了“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立法,规范绿色金融行为”“研究制定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库等地方绿色金融标准”等;为深化深港澳金融市场互通,进一步提出“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前海建设大湾区债券平台,探索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四,进一步提升深圳金融服务创新水平方面。提出“扎实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及“加快成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此外,为大力支持金融科技发展,提出了研究制定出台金融科技专项扶持政策,开展金融科技节主题活动,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积极参与、支持、协调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各个场景应用在深试点等系列措施任务。
  第五,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方面。结合深圳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工作基础,提出了“探索建设以监管科技为支撑的国家级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预警平台深圳分中心”的工作目标,聚焦风险重点环节,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罕见提出打造两类金融中心
  深圳行动方案罕见提出打造两类金融中心:即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
  深圳金融科技起步早,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能力处于领先位置,科技创新企业密集活跃,金融科技生态良好。此外,近年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院、未来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全国唯一的金融科技测评中心、全国唯一的市场化个人征信公司百行征信、具有EID数字身份认证技术的中信网安等一批金融科技重要机构落户深圳,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深圳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市区两级金融科技创新奖1200万(市区各600万),用于奖励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科技、社会影响力金融科技等应用项目,香港金融科技项目也纳入评奖范围。而7月28日,深圳市金融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攻关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作为深圳鲲鹏产业发展载体中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攻关和创新,建立行业标准与规范,打造一系列满足金融行业需求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也将加速鲲鹏产业生态人才培养,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成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的主要特征是绿色金融。全国首部绿色金融地方立法,目前已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形成了《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征求意见稿)》,已于近日在“深圳人大网”、“深圳政府在线”、“深圳新闻网”、“i深圳”APP等渠道公开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深圳也与伦敦金融城成功联合举办“疫情背景下的ESG投资”论坛。2017年12月,深圳加入“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绿色金融联盟”(FC4S);2019年10月,FC4S绿色金融实验室落地深圳,该实验室除信息平台外,将推动国内外绿色技术、绿色项目与资金对接。2020年1月,联合香港、澳门、广州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联盟秘书处将落户深圳。7月30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深圳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可行性研究项目启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经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议,深圳积极响应和支持,各方就探讨在深圳市建立一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旗下的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达成了初步共识,并启动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可行性研究项目。
  政策利好纷至沓来
  8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规划建设13个城际铁路和5个枢纽工程项目,总里程约775公里。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按照规划,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该项目总投资将达4741亿元。
  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意见的函》亦于近日发布。在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用途管制、土地利用、耕地占补平衡、不动产登记等九个方面提出意见,支持广东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为充分发挥深圳“双区叠加”优势,自然资源部支持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除前述大湾区改革探索适用深圳市外,支持深圳市取得相关法律授权,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后,可探索按规划期实施总量管控模式。支持将国务院授权广东省批准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由广东省委托深圳市批准。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公园绿地内的建设用地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管理新机制。探索通过出让合同约定土地闲置费的收取标准,以及违约条件下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可操作方法。探索国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操作路径。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类保护利用新模式。
  有专业人士指出,这些政策可能有效增加深圳的建设用地规模。但相对深圳未来的定位和人口流入的趋势,当下的土地政策仍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住房问题。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再加上可能出现的行政区(扩权或扩容)划分,大都市圈化发展才是深圳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方式。这也是经济特区四十周年到来之际,坊间对深圳的最大期待。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mai 发表于 2020-8-6 20:57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118.6万人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118.6万人,预估为140万人,前值为143.4万人。
  延伸阅读:
  二季度经济数据惨淡 失业救济金面临“断粮” 美国经济走势难以乐观
  美国商务部7月30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大面积“停摆”等因素影响,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萎缩32.9%,萎缩幅度远高于一季度的5%,为194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
  第二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骤降34.6%,拖累经济增长25.05个百分点,是有记录以来最差表现。其中,受疫情打击最为严重的服务支出重挫43.5%。企业投资和出口也遭受严重冲击。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计算季度GDP数据采用的是环比折年率算法,即先计算季度GDP环比增长率,然后假设全年四个季度均保持本季度增速,将环比增长率推至全年再折成年度增长率。这样计算的好处是能更灵敏地反映当季经济增长态势,缺点是可能放大经济增长的实际波动程度。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掉入了很深的黑洞”,“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爬出来”。富国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杰伊·布赖森认为,考虑到美国各州自3月份以来为抑制疫情蔓延颁布的“居家令”等防控措施,第二季度经济活动普遍收缩并不意外。据哈佛大学教授、前白宫经济顾问贾森·弗曼测算,今年上半年美国整体经济萎缩10.6%。
  由此看来,分析人士对美国经济上半年的糟糕表现早有预期,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美国经济下半年走势会如何?对此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是,“V型”快速反弹的可能性在下降,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在上升,最理想的情形是非常缓慢的复苏。
  近期美国部分地区新冠确诊病例激增、20多个州宣布暂停或撤回部分重启经济计划,给下半年的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美国就业市场复苏已出现反复,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过去两周连续上升,逆转了此前三个多月持续下降的趋势。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经济前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控制住疫情。近几周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增加,控制疫情蔓延的新举措开始对经济活动造成压力。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日晚,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过46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5.4万例,均居全球之首。美国流行病学专家表示,尽管美国确诊和死亡病例数量高居全球之首,但美国疫情可能还未到“最糟糕的阶段”。
  目前美国国会正与政府就新一轮财政援助展开谈判,但在失业救济金、地方政府拨款等关键问题上分歧很大。赞迪警告说,如果政府和国会不能在8月份国会休会前批准新一轮财政援助,美国经济将面临滑入“W”型双底衰退的严重风险。市场研究机构埃信华迈公司预计,如果出现双底衰退,第二轮衰退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到来。
  根据美国国会3月底批准的约2万亿美元纾困计划,联邦政府为失业人员提供的每周额外6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于7月底正式到期。美国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斯旺克表示,调查显示超1/3的租户担心8月交不起房租,超15%的购房者担心付不起下一笔房贷,如果不延长失业救济等保障措施,美国可能会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无家可归问题最糟糕的情形。
  印第安纳州州立鲍尔大学教授迈克尔·希克斯认为,即便新冠疫苗很快面世,美国也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解决疫情造成的失业问题,他预计至少未来一年美国失业率都将维持在两位数以上。(来源:国际商报)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mai 发表于 2020-8-7 07:47

      今日财经日历大事件提醒
  
  经济数据关注:
①10:30(具体以公布时间为准):中国7月出口同比(人民币)(预估0.9%,前值4.3%)、中国7月进口同比(人民币)(预估2.5%,前值6.2%)、中国7月出口同比(美元)(预估-0.7%,前值0.5%)、中国7月进口同比(美元)(预估0.8%,前值2.7%)、中国7月贸易余额;
②14:00 德国6月工业产值环比;
③14:45 法国6月工业产值环比;
④14:45 法国6月制造业产值环比;
⑤14:45 法国6月贸易余额;
⑥20:30 加拿大7月就业人数增减、加拿大7月失业率;
⑦20:30 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减(预估增加148万,前值增加480万);
⑧20:30 美国7月失业率(预估10.5%,前值11.1%);
⑨22:00 美国6月批发库存环比终值。全球央行和政府动态关注:
①09:30 澳大利亚联储季度货币政策报告;
②09:45 澳大利亚联储主席助理Ellis发表讲话;
③22:00 美国波士顿联储行长Rosengren讲话。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mai 发表于 2020-8-8 08:33

      散户“亏钱坑”:频换股 高接盘 听消息
  
  频换股、高接盘、听消息……在今年以来A股上涨行情中,这些市场暗藏的“亏钱坑”,你都避开了吗?“之前靠运气赚的钱,最终我凭‘实力’亏了回去。”一位90后投资者如是评价他近期的操作。
  业内人士认为,参与股市投资的散户切忌追涨杀跌、捕风捉影,应坚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频繁换股追热点
  刘鹏是一位90后新股民,大学专业是工商管理,虽与经济搭边,但他对股市一窍不通。工作几年后,他的余额宝里攒了十多万。
  “前期赚钱只能算是凭运气,最后靠‘实力’把赚的钱都亏了回去。”刘鹏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在今年6月底入市。当时,在朋友劝说下,牛刀小试买入一只已暴涨一段时间的小家电股,短短几天就浮盈15%。7月初,又入手牛市风向标——券商股,很快浮盈近20%。他一度认为自己是天生的“股神”。
  此后,他买入时不再小心谨慎,而是直接加大仓位,买入被不少人追捧的科技股。“军工股太高,一天一个涨停,不敢买。我主要是追一些前期热点,比如科技股,但最近一直亏钱。之前赚的钱已亏完,现在开始亏本金。但我打算就这么拿着,总会涨上来。”刘鹏说。
  总结下来,刘鹏认为,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频繁换股,见到热点就去追,最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高位加仓忙接盘
  老王开了一家不大的餐馆,身边不少朋友常年炒股,耳濡目染之下也对股市有些了解。“前几年在朋友推荐下,我买过一些股票,赚了一点点就跑,主要是怕亏钱。今年餐馆生意不好做,一直想找点副业。刚好7月大家都说牛市来了,我也想着去买一点,觉得这钱不赚白不赚。”老王表示,7月初朋友给他推荐了两只券商股,但涨幅均已不小,他最初只买了3万元左右。
  没想到的是,两只股票短短两三天居然均再次上涨将近10%。老王说,他的胆子立刻大起来——加仓,入市规模达到10万元。“接下来,这些之前大涨的券商股都开始调整。朋友说,这是牛市中的小调整,不要在意。近些天虽然涨回来一些,但我还是亏着。”老王坦言,这次回本后他再也不买股票了。在他看来,什么都不懂的他不适合自己操盘。
  盲听消息反被套
  大户老黄这轮行情赚钱并不多。他有多年投资经验,股票账户资产规模约500多万元。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老黄的一个股票账户明细表中看到,目前亏损30多万元。老黄今年重仓了一只水泥股,他得到消息——这只股票背后有“大故事”,因此毫不犹豫地重仓买入。没想到,所谓的“大故事”公布后股价未见波澜。在其他股票大涨之时,这只股票价格却不断下跌,目前跌幅超过20%。
  私募排排网资深研究员刘有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股民在市场大涨时亏钱的主要原因是“拿不住”,喜欢追涨杀跌、捕风捉影。任何一轮大牛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投资者一遇到市场波动就会心态不稳。“散户为什么‘拿不住’?一方面,散户喜欢听消息,自身对个股的基本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对个股的上涨逻辑、上涨空间、内在价值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另一方面,散户没有一整套科学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操作随意性强。行业、板块、风格轮动之时,就是部分散户‘踩坑’之际。”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mai 发表于 2020-8-9 07:24

      IPO规模创新高 手把手教你“打新”
  
  今年新股格外多,让参与“打新股”的大军规模增加不少。今年前7个月,A股IPO规模与数量在全球市场“称雄”。截至7月31日,A股IPO数量达169家,距离去年全年203家仅差34家;首发募集资金规模为2396.35亿元,与去年全年差100多亿元。在今年IPO企业中,采用注册制发行的83家科创板IPO企业格外受关注,投资者如何参与打新股?
  打新股,即参与新股申购。在新股发行核准制时代,由于新股市盈率被人为限制在某一区间,加上新股自身稀缺性、一二级市场价差、市场认购踊跃等因素,几乎每只新股发行上市后,均能取得不错上涨收益。然而在新股发行注册制时代,市场化定价成为最大特征之一。从前的“无风险”打新股收益还存在吗?
  实施发行注册制的科创板正式开市以来,可观的打新收益吸引了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统计显示,1月份至5月份,科创板网下打新收益352亿元,是A股其他板块之和的4倍。不过,科创板发行节奏放缓导致打新收益下降。
  开源证券分析师孙金钜认为,从近期科创板打新情况看,市场定价趋于理性,叠加中签率下降后筹码更加分散,推动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从2019年平均123%提高至2020年的175%。在科创板充分博弈的环境下,虽然报价难度加大,但首日涨幅提高,增厚了单只新股打新收益。借鉴科创板经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打新收益有望显著提升。
  科创板与主板创业板打新,总体策略基本趋同,相同点有三方面:一是打新资格相同。需要投资者同样具备证券账户,而且市值20个交易日满1万元以上;二是申购单位相同,科创板申购一签是500股,创业板也是;三是打新方式趋同,科创板、主板的打新申购都是自主申购。
  但有几方面投资者必须注意:一是在科创板打新股,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停限制,5个交易日后,涨跌停幅度是20%,风险比主板打新大很多;二是科创板采用注册制,新股一旦业绩不佳或涉嫌欺诈等,可能被严格退市,投资者可能会面临退市风险;三是科创板投资“门槛”不低,打新股要有开通科创板的股票账户,资格是“前20个交易日,每日市值50万元以上,且有2年证券交易经验”。此外,科创板打新与主板创业板打新一样,需要投资者在打新股之前有持仓股票,最低1万元,预计中签率为万分之六。
  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参加科创板打新?投投科技旗下联泰基金金融产品部总监陈东介绍,考虑到大部分散户没有达到科创板50万元投资门槛,市场推出了科创板战略配售基金,散户可以通过参与这些基金间接打新。如果说战略配售是大额团购,打新股更像是小额零售。通常,参与战略配售买到的量较大,但也有一定锁定期;通过打新获得的股票,在开盘后就可以卖出。
  注册制下参与打新股并非没有风险。孙金钜提醒投资者,机构参与度大幅提高直接将平均申购倍数大幅推升;网下询价中签率持续下降。从市盈率看,科创板新股发行市盈率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投资者来说,科创板“高市盈率”是专业投资市场的现象之一,只有具有专业风险管理能力、风险定价能力及具有较高风险承载能力的投资者才能有效驾驭这个市场。
  对于科创板打新股后市趋势,东吴证券的王杨认为,结合打新资金风险偏好,科创板打新资金或倾向于在上市首日卖出,这点已被传统新股与科创板首批公司所验证。预计科创板后续批次新股上市后的溢价率,与前期新股相比将大概率明显回落;预计科创板后续批次新股上市后的短期表现,与大盘波动呈较强相关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mai 发表于 2020-8-10 07:22

      十大券商策略:调整就是机会!慢牛基础更加扎实 价值股风格或进一步明确

  中信证券:中美争端带来新的入场时机,借冲击布局三条主线
  近期的中美争端仍处于“高频次低影响”的状态,不会演化成系统性风险,因中美争端带来的情绪扰动和市场调整,就是新的入场时机。首先,近期针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制裁仅限于企业个体,实际影响有限,中国企业在美国法律框架下积极的反击措施,将有效地抑制事态进一步扩散;其次,近期官方针对中美关系的发声以及两国军方高层的沟通将有效抑制地区紧张局势的升温;再次, 近期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有望迎来年中探讨,预计不会再生波澜。在中美争端影响可控的背景下,未来潜在增量资金依然充裕,市场短期冲击打开了增量资金的入场空间。
  配置上,在中报季,经历了短期回调的医药、必选消费和科技板块龙头仍然能够依靠优异的半年报获取超额收益。而对于新入场的投资者,建议当前可以更加前瞻的布局四季度上涨行情当中潜在的领涨品种,重点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受益于弱美元和商品/能源涨价的板块,包括黄金、有色金属和化工;二是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可选消费品种,包括汽车、家电、家居、装修、品牌服饰及休闲服务;三是绝对估值足够低且已经相对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保险和银行。
  海通证券:四季度重视低估品轮涨
  黄金有三大投资属性:商品、货币、避险,这次黄金价格上涨主要源于货币属性,即美元跌金价涨,类似08年底09年初。A股之前涨也主要源于资金面驱动,现在基本面驱动力逐渐跟上,牛市3浪上涨的中期趋势没变。
  事件因素对市场只是短期干扰,科技+券商的主线继续,三季度兼顾基本面回升快的早周期行业,四季度重视低估品轮涨。
  国泰君安证券:震荡望延续,顺周期板块可为
  上行有压,震荡望延续,中枢将上行。1)盈利角度,当前经济逐步改善,企业盈利持续回升,随着半年报密集披露期来临,盈利对市场支撑将增强。2)风险偏好角度,近期中美的不确定性增加,但中长期中美的风险评价在下降。3)无风险利率角度,长期利率回落预期难改,居民存款充裕,无风险利率下行带来增量资金的逻辑仍在。展望后市,沪强深弱格局下,上证指数仍有冲击前高可能。但自下而上看,“精选个股”的机会下降,向上动能减弱,后续仍有望呈震荡格局,震荡中枢将提升。
  3100-3400震荡格局不变,后续需要重点关注中美、盈利、监管等因素。周期和银行占优,消费稳健,科技时间未到。行业比较:银行/建材/机械/家电/汽车/新能源。
  华泰证券:慢牛基础更加扎实,价值股风格或进一步明确
  当前中美信息争端升级等外部因素扰动导致短期市场波动加大,但即使在中美科技完全脱钩的悲观假设下,我国依然具备重构信息技术生态的能力,因此对市场中长期无需悲观。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明确跨周期调节,为未来预留政策空间,在此基础上中长期的慢牛基础或更扎实。在公募和北上增量资金主导的市场下,当市场波动率显著提升后,后续市场或配置再平衡进一步偏向价值股。
  行业配置继续关注价值股估值修复,继续推荐金融股、地产竣工链、泛科技中与经济周期(居民购买能力和企业IT资本开支能力)相关性更高的电动车、工业互联网等。
  招商证券:市场将会继续震荡上行
  预计市场将会继续震荡上行,市场仍处在2019年初开启的两年半上行周期中,逐渐从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虽然货币政策宽松程度有所削弱,但当前市场增量资金仍在持续流入。中国经济数据持续改善,企业盈利增速持续回升,即将到来的二季报更多行业将会迎来改善。8月业绩公告超预期领域,应该是市场重点发力的领域。但是,需要开始关注股票市场供给加大、减持加大对市场资金供求的边际影响。
  行业配置思路方面,从现有的业绩数据和增量资金趋势的偏好来看,有以下行业选择思路,第一,关注中报可能集中超预期的领域,可能集中在机械、电新、食品、家电、建材、TMT;第二,符合730政治局会议和国内大循环提法的领域;总体来看,科技、中游制造和可选消费的组合可能会在8月占优。
  广发证券:牛市中期,估值降维,关注通胀交易
  A股仍处于“盈利弱修复+流动性维持宽松”的权益友好组合。全球央行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做的大幅宽松已经反映在通胀预期的快速升温,延续前期结合产业趋势、中报业绩、估值和基金持仓的思路,并在“通胀交易”中挖掘景气修复的合理估值。
  建议继续估值“降维”,牛市贝塔主线泛化自主可控中寻找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及疫情受损链条业绩修复顺周期的阿尔法“通胀交易”:1。 投资内循环“通胀交易”(有色、化工、建材);2。 制造内循环(军工、光伏、新能源车);3。 消费内循环(免税消费服务、小家电)。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上海、深圳国资区域试验)。
  兴业证券:把握“长牛”,是布局优质个股的良机
  上周海外市场普遍上涨,A股表现位于中下游,上证综指收于3354点(涨1.3%)。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政策,持久战,内循环主体,保持定力,聚焦长期。货币政策“量”总量转结构,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价”明显降低融资成本,或成为下半年重点关注方向。财政政策有望发力“新基建”,产业政策聚焦“十四五”、补短板、锻长板。此前投资者担忧的政策、流动性等不确定性消除,经济正在由“通缩”转向“复苏”,如果外部波折导致优质股票调整,是拥抱权益时代,把握“长牛”,布局优质个股的良机。
  安信证券:仍处震荡格局,线索依然围绕“大循环”
  安信策略在今年市场底部坚定看多,提出“复苏牛”判断并持续发布系列报告,伴随着全球流动性泛滥,中外经济和金融数据持续超预期,企业盈利复苏预期上修,中国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提升市场风险偏好,A股包括上证综指等主要指数都已创下2019年以来新高。复苏牛的逻辑正不断获得验证。
  维持市场短期“中性”判断,即市场这一阶段处于震荡格局,短期受外部的影响,新一轮整体上升行情仍然需要等待,结构重点关注“国内大循环”,展望未来,疫苗、美国大选与“五中全会”都可能是影响市场逻辑的重大变量。近期重点关注军工、信创、苹果产业链、白酒、建材等。
  新时代证券:市场或将在8月中下旬继续开启上涨
  近期医药、电子等过去两年一直强势的板块有所调整,这可能是震荡末端的信号。时间上,8月中下旬再次开启上涨的概率较大。上涨的速度取决于库存周期的确定性和全球货币宽松后再通胀的速度,虽然现在经济复苏的逻辑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从投资的角度,这个时候在股市层面做多经济是最完美的。因为周期金融估值很便宜,货币政策很友好,做多经济是个看多期权,风险收益比较好。
  国盛证券:调整就是机会,科创板将是主战场
  重申调整就是机会,继续看好科技牛、科创牛,8月科创是主战场——近期中美摩擦持续升温,短期冲击市场。但海外冲击并非市场主要矛盾,不构成系统性风险。在此前多篇报告中已反复强调,当前外部风险已不是市场主要矛盾:回顾2018年以来四轮中美争端后可以发现,随着子弹逐渐打光,中美摩擦对于国内市场的影响是在逐渐钝化的。因此,在国内市场已做好最坏打算的基础上,中美摩擦对A股影响有望持续减弱。
  再次强调,今年市场轻易不调整,调整就是机会,核心在于股市流动性充裕、机构增量持续入市。继续看好三季度科技将是市场最强主线,科创板将是主战场。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mai 发表于 2020-8-11 07:09

      金融开放大势所趋 A股加速融入全球
  
  明晟(MSCI)将于8月12日宣布最新季度指数评审结果,虽然此次季度评审不涉及A股纳入因子变化,却依然受到市场关注。作为全球最广泛追踪的基准指数之一,MSCI挂钩的资产总量约为12万亿美元,是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对比回报的参考指数。
  虽然现有A股在MSCI全球基准指数中的纳入因子只有20%,但已有更多的被动及主动资金配置A股市场,改善了A股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募资功能。过去一两年,海外投资者对A股的认识亦发生很大变化,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其他金融市场,投资者都在关注A股,这已成为大中型投资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相继推出自己的中国投资策略。
  此外,内地金融市场开放是大势所趋。近来美国政策利率保持在极低水平,进一步压低无风险利率,从而改变投资主体的资产配置结构,加上美元指数走弱,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有投资价值的资产。国际机构逐步转向新兴市场寻求收益,对人民币债券的增配幅度在全市场排名第一,A股更是吸引外资持续增配。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截至2019年,内地GDP占全球GDP比重升至16.34%,美国占24.4%。世界交易所联合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美国股市总市值占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2.59%,A股总市值占比约为10.96%。总体上,A股市值与经济发展情况并不匹配。参考成熟市场,当前A股市值仍有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
  政策方面,去年以来,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管理等金融领域进一步放开外资准入的政策和措施陆续发布。今年起实施的《外商投资法》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和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等划定的外商投资范围更为明确,取消“逐案审批”体制,让外商来华投资更为方便快捷。中国对外开放的趋势非常明确,这也会为A股市场带来巨量资金流入。
  MSCI亚太区业务部总裁、董事总经理林伟杰日前表示,就MSCI纳入A股来说,如果按照指数纳入的自然流程推进,有一天A股将被100%纳入,那时可能会吸引千亿美元级的增量资金流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投资者也需要进行多元化配置,增加配置本土之外的资产,中国会逐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mai 发表于 2020-8-13 07:22

出外半个月,估计回不了论坛!
页: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查看完整版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