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十大赤字酷刑拷问美国经济 (zt)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4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十大赤字酷刑拷问美国经济  

  
十大赤字酷刑拷问美国经济
    此赤字,彼赤字,放眼处处见赤字。

    美国副总统钱尼提醒批评的人:「里根证实赤字根本不算什么。」他或许没错。 以往,美国的确安然度过了许多次的赤字难关。但是钱尼谈的只是预算赤字,美国经 济中,还有许多其它正在膨胀的赤字,又该如何是好?投资之神巴菲特近来便针对贸 易赤字提出警告:「我们正放任自己,悄悄出卖美国。」

    美国至少有十种赤字正在累积。也许一或二种的赤字,并不致于让经济落入巴菲 特所展现的悲观里。但是,一旦赤字一拥而上,经济的千头万绪,便可能错综相杂, 其破坏力将不亚于外在恐怖威胁。

    1 贸易赤字

    由于庞大年度贸易赤字的结果,现在外国人拥有 2.5兆美元的美国资产。而且情 况还会恶化。巴菲特这么说:美国就像一位富有的农民,他的消费多过生产。为了弥 补差额,年年出售一块土地,其余的土地则用于抵押。结果,在世界市场上,美国的 币值持续下降,最终将会招致反扑,引发贸易大战。

    2 预算赤字

    或许赤字无关紧要,但是失控的支出冲击巨大。预算每年以9%速度成长,而国会 与总统俱无意愿控制支出。反而,美国就像一位吸毒少年,又使用偷来的信用卡。曾 经,美国的预算盈余达5.6兆美元,今日则是年度赤字达5000亿美元,到了2011年,美 国债务更将推向7.8兆美元。

    布鲁金斯机构研究报告警告,如果未来十年再不处理预算赤字,则问题将会极度 恶化,届时想要平衡预算,则社会安全与保健支出必须削减41%,自由支配支出削减 47%。这份研究报告并且预测,在危机爆发之前,囿于政治因素,政府将不会有任何作 为。

    3 医药赤字

    通过的医药改革法案,包含有对老年人的免费处方药,医药团体因而从中获得巨 大利益,包括荒谬的价格无需协商条款。几周之内,白宫不得不承认金额低估,应为 5000亿美元,而非4000亿。分析师估计长期医药债务将达36.6兆美元,而且还会攀 升。政客只想开支票,完全不想有所改善。

    4 社会安全赤字

    到了2016年,社会安全便可能破产,端赖政客如何处置。批评者对减税提出了指 责,并警告可能导致7兆美元的赤字。此外,政府承诺要将社会安全民营化,不幸的 是,民营化并无法解决这个体系之下的结构化问题,及美国下降的储蓄率。

    5 储蓄赤字

    美国已经成了消费的国度,少有结余为未来做准备。自1980年以来,美国人的储 蓄率已由8%下降到约1%。每三位美国人中,仅有一位为舒适的退休生活做好准备。扣 除房屋,美国人的平均资产净值仅1.5万美元。没有社会安全济助,超过65岁的一般 人,生活水平将在贫困水平之下。

    6 消费信用赤字

    垂手可得的信用,大大鼓舞了消费。今日,美国消费者债务约2兆美元,而且仍在 增加。这还不包括房屋抵押贷款。目前,美国一年有超过100万人宣告破产。美国是一 个过度消费的国度,还过度抵押了未来。

    7 能源赤字

    有分析师说谁能控制原油的供给,谁就是世界的主人。但是这句话已不再适用。 目前为止,伊拉克战争所产生的结果,完全相反。美国的盟国已弃美国而去,回教国 家的联盟则更为强化,许多回教国家控制着原油的供应与价格。美国的石油赤字愈发 明显,国内汽油价格高涨,便是恶果之一。

    8 战争赤字

    美国正从事第三次世界大战,称之为对付恐怖的战争。这场战争将无限期延续下 去。不幸的是,联邦预算并未针对10万名军人驻守伊拉克,做出长期的估价,这项赤 字在未来十年将超过1兆美元。

    9 信用赤字

    因为未能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美国的国际信用已近乎于零。连美国 的盟邦也不再信任美国。现在全世界十亿回教徒将美国视为新十字军,正攻击着他们 的文化。更糟的是,将政府推入伊拉克战争旋涡的内部政治力量,正在幕后策划,想 要藉攻击伊朗,将这第三次世界大战升高到另一层次。

    10 谦卑赤字

    美国已不知谦卑为何物。历史学家Kevin Phillips 提出警告:「大多伟大的国 家,在经济鼎盛时期,就变得傲慢自大,花费巨大成本,发动世界战争,浪费大量资 源,承担巨额负债,最终玩火自焚。」

    未来几个世代,美国的傲慢成本可能仍将与美国的各项赤字,纠缠得难分难解。

    对看空又悲观的投资人而言,巴菲特的做法值得参考,他的波克夏基金目前持有 310亿美元的现金。因为他说没有东西值得买进。

    对看多的投资人而言,建议维持现状--假设该投资人已拥有分散良好的投资组 合。(钜亨网)
风险是可测的  可控的     
发表于 2004-4-14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知识

这样庞大的贸易赤字,美国经济为什么没有走灭亡?大家还都围着他转。
发表于 2004-4-14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这些是不错,我也老看到,可美元就不跌!美元这个大泡沫就是不破。
 楼主| 发表于 2004-4-1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银行银根轻度收紧 中国金融预调渐至要害

--------------------------------------------------------------------------------

04-4-14
4月11日,央行决定自4月25日起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调高0.5个百分点,即一般金融机构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按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要求,部分金融机构按8%执行,农村和城市信用社仍按6%执行。这样,金融机构将一次性减少可用资金约1100亿元。相对于去年9月21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此次调控的特点颇为值得关注。

  4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了一季度经济运行和走势,认为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加剧,特别指出“货币信贷增长再度加快”。而且近来一些高层官员也不断强调金融调控的重要性。因此,调高准备金率成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信号。

  显然,商业银行缴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率提高以后,其用于贷款的日常头寸相应就要减少;银根收紧,商业银行就不得不考虑对于某些风险高、效益差的行业和项目终止贷款甚至退出。长期以来,降低不良贷款率成为激励商业银行的目标,加之近来的投资需求膨胀,银行往往通过增加新贷款(做大分母)的办法从形式上降低不良贷款率,这就积聚了金融系统风险。央行调控无疑是要给靠银行信贷堆积起来的投资热降温。

  问题是,央行要控制金融系统的流动性,为什么不动用其他手段,比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者提高利率的办法,而要调高准备金率呢?实际上,通过公开市场吞吐基础货币已经成为央行日常性的调控工具,但就控制流动性的要求而言,公开市场操作效果有限,而且也需要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

  自今年1月1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可以上浮至贷款基准利率的170%,这导致调高贷款利率的举措成为多余。再看存款利率,本币平均高出外币2%的利率,使得外币设法进入中国作无风险套利;若再行提高本币利率,在现行汇率制度下,将进一步刺激国际热钱流入和套利。这样,调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就成为央行收紧银根的温和手段。

  央行调控信贷的方式在不断成熟。2003年8月23日宣布调高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9月21日才执行,有近一个月的政策宣示效应期间;这次也有整两个星期的效应期间;而在3月24日宣布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到4月25日才实行。给规范对象留出足够的政策反应时间,以保持政策的平稳与连续,这就是所谓“预调”。国际上一般讲究所谓“利率平滑”,像美联储每次调整利率幅度多是0.25个百分点。央行这次强调“微调”,尝试性地调高0.5个百分点,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预见,央行不排除根据形势变化再行调高准备金率的可能。

  由此看来,相对于2003年9月21日那次调高准备金率,央行这次的政策文本有两个引人注目的新提法,其一就是信贷过快增长可能引发“资产价格泡沫”。这似乎点着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害。一般认为,信贷膨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从一季度数据看,投资增速虽然达到53%,但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并非很高,这似乎为经济继续升温提供了理由。但是,央行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已经出现“资产价格泡沫”之迹象。日本经济沦为陷阱,银行坏账是祸首,而当年东京房地产的总价值超过加拿大全国总资产的价值即是陷阱来临的表征。

  与此相应,历来主管银行和货币业务的央行再次在自己的政策文本中提出要“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在我国,银行等间接融资的份额约占79%,股市直接融资不足20%。央行的新提法意味着,中国过去以来一直主要通过银行信贷为企业和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的方式来配置金融资源,不但效率低下,而且风险巨大。不过,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不能仅仅是央行主张的“研究引导合规资金进入股市的具体办法”,而要从根本上创新直接融资的制度,这就是国务院九条意见中提出的要“建立多层次股票市场”,即不同的企业发行股票的条件(入市门槛)、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上柜门槛)要有很大区别,应该是不同层次的。但是当前的股票买卖,颇有点“击鼓传花”的味道,买股票不是要当股东而是为了卖高价,这样进入资金越多,股价越膨胀,股市的“资产价格泡沫”就越严重。
风险是可测的  可控的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9-28 15:23 , Processed in 0.04386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