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高盛的“中国迷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y2cn.com
 高盛“欺诈门”再经历美国、欧洲调查之后,其连锁反应接踵而至,多国纷纷展开调查。由此,高盛在中国的业务也开始引发了广泛地关注和质疑。处在风口浪尖上的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贝兰克芬曾在日前为期两天的在京常规访问期间,特意向媒体表示,“高盛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司不会影响在中国的业务。”同时他也强调看好中国市场。他还表示,“中国业务已经成为高盛很重要的核心,高盛一直看好中国,认为中国将会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

  然而,这段高调的表述背后,究竟传达了什么信息?真的像贝兰克芬所说的,高盛在中国的投资不仅获取利润,也帮助企业发展吗?还是中企已经成为了这家华尔街最诡秘的投资银行所排列的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

  高盛在中国的市场

  历数高盛在中国的业务可谓无处不在。1994年高盛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并通过入股中资大型企业担当承销商等途径全面渗透。参股到国内许多大型企业之中,是高盛进入中国取得的战略性成果,如高盛出资3500万美元,购买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6.8%的股份,出资6000万美元,收购了中国网通2.4%的股份,出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中芯国际的4%的股份,斥资37.8亿美元认购164.76亿股工行股份等。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40多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

  此外,充当多家中国公司IPO的承销商,并从中收获巨利,是令高盛最心动的交易,过去的十年中由高盛主导的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有:中国移动通信、平安保险、中兴通讯等公司。

  近日,高盛作为第三大持股股东的海普瑞高价IPO后迅速破发,因高盛对其投资的账上浮盈,招致市场认为高盛在该笔投资中获得超额收益。针对海普瑞这一投资案例,高盛亚洲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许明茵回应说,高盛是海普瑞的长期投资者,目前也还在锁定期内,尚未售出所持有的海普瑞股权。

  为更好地在中国开展本土A股上市业务,2004年12月,高盛专门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高盛以金融顾问的角色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等,2003年以来高盛亚洲直接投资部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在中国投资了20多个企业。

有人说,高盛在中国几乎没有做不到的事。的确,高盛在中国的成就确实是国内外其他的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高盛究竟是如何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呢?

  以高盛集团与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高盛高华证券公司为例,这个公司是高盛跟中国的高华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国有规定就是在合资证券公司里面,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3%,但是这个公司实质上可以说是高盛在控制,第一,高华这个公司当初成立的时候,它的资金来源是高盛的;第二就是高盛跟高华是一个协定,一旦中国解除证券公司中外资持资比例不得超过33%这个限制之后,高盛可以从高华手中把其余的67%的股份买过去,所以可以说,这个高盛高华是在高盛的控制之下,所以很明显可以看出来,至少是在这个案例中,高盛是规避了中国的法律。

  此外,据《中国青年报》指出,唱空中国银行业并趁机杀入是高盛在中国走的一着险棋。在中国国有银行2004年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报告,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称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接近40%,是亚洲之最糟糕者。但结果是高盛等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以此方式,仅在工商银行上市,高盛就通过入股该行四年获利近120亿美元。

  《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除了撂倒中航油之外,在中国远洋、深南电、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等海外期货交易所发生的损失中,均离不开高盛这只“黑手”。

  通过各种灰暗的渠道入股中国企业或者利用上市增发的时机低成本获得投资标的,然后在二级市场寻求最佳时机大量套现,让高盛在中国赚得盆满钵盈。

 监管根源在于自身机制

  事实上,在媒体指责这些投行和评级机构说他们利用不正当手段投机牟取暴利,或说他们失去道德操守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换言之,高盛作为众多投行中的一个标本案例,它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的规避法律达成其心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对于中国而言,高盛可以说对于中国的法律十分了解,那么中国对于自身法律的漏洞以及薄弱的环节是否有够充足的认识与警醒呢?诚然,高盛“欺诈门”事件无疑是对中国的外资力监管机制是否科学和善全敲响了警钟。

  《证券日报》文章说,高盛事件对于进入“期指时代”的我国资本市场来说,其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如何加强制度构建,规范机构个体行为,使之成为整个金融市场稳定有序运行的一个步骤,

  即使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行,这需要建立前瞻性的防范监管体系。

  随着经济一体化,国金融机构竞相广设境外分支机构,角逐国际金融市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外资银行登陆中国。专家称,发展国内市场创新的同时,要约束海外投行到国内来兜售一些有毒的过于复杂的场外衍生产品的行为。

  此外,对于比较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来讲,很多风险是隐形的,有时候,难以从法律上正真界定其有罪或者无罪,这种情况下,降低风险的办法就是应该将信息及时披露,信息足够的透明化。实行有效合理的风险捆绑机制。例如,投行卖给投资者数量产品的同时,投资银行也要持有适当数量的产品。

  巴菲特曾经表示,证券行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去年巴菲特曾明确表示:“我不认为华尔街是邪恶的。华尔街有时候会出现严重的泡沫,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废弃它。”贝兰克芬表示,“现在的问题是,这种产品不应不受控制,需要有个规则来限制。”

  “就好像汽车,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很有用的工具,但是有很多人因此丧命,但不可能不用汽车这个工具。”贝兰克芬对衍生品市场这样比喻。“我想无论是客户还是监管层都不会禁止这个市场,未来可以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更多的在场内市场交易,那些难以标准化的产品将通过清算所,从而让市场更为透明。”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10-3 19:15 , Processed in 0.0378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