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开启左侧

2019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y2cn.com
      5月26日财经日历大事件提醒

  经济数据关注:
①12:30 日本3月所有产业指数环比;
②14:00 德国6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
③21:00 美国3月FHFA房价指数环比;
④22:00 美国4月新建住宅销量年率;
⑤22:00 美国5月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消费者信心指数;
⑥22:30 美国5月达拉斯联储制造业指数。
全球央行和政府动态关注:
①17:00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Haldane讲话;
②20:45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hilip Lane讲话;
③21:00 欧洲央行公布金融稳定评估报告;
④26日新加坡料宣布第四轮抗疫刺激计划细节。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
 楼主| 发表于 2020-5-27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7日财经日历大事件提醒
  经济数据关注:
①09:30 中国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前值-34.9%);
②13:30 法国5月制造业信心指数、法国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
③19:00 美国上周MBA抵押贷款申请指数环比;
④22:00 美国5月里士满联储制造业指数。
全球央行和政府动态关注:
①14:10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
②15:00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闭幕会;
③15:30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讲话;
④16:30 欧洲央行副行长De Guindos讲话;
⑤28日00:30 美国圣路易斯联储行长Bullard讲话;
⑥28日02:00 美联储褐皮书报告;
⑦28日03:00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行长Bostic讲话。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路建设千亿资本金敲定西部省份 积极谋划高铁项目
  为增加投资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之间互联互通,近日在全国两会上,一些来自地方的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建议将当地铁路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规划,并加快开工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铁路建设一直是重要领域。交通运输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451亿元,其中铁路完成投资8029亿元;全年新增铁路营业里程8000公里。
  铁路乃至高铁的建设,一方面能拉动直接投资,另一方面也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因此,对地方官员而言,积极争取铁路建设项目可谓“动力十足”。
  在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发改委主任康军建议,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各类债券投入力度, 支持甘肃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将兰西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兰州至北京高铁新通道、兰渝高铁、西北至华中华东地区高铁通道、甘藏铁路等涉及甘肃省的重大铁路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对已确定的项目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对经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铁路项目,全额安排中央投资支持。
  来自青海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西部矿业集团董事长张永利建议,将格尔木至成都铁路列入国家铁路“十四五”规划,尽早启动项目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州州长杨永英23日建议,将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并在2020年内启动红水河、龙滩、岩滩水电站千吨级通航设施的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市市长杜紫平也建议,加快构建上海—重庆—泸州—宜宾—攀枝花—大理—瑞丽—皎漂港铁路通道,支持宜宾—西昌—攀枝花高速铁路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并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
  5月23日,山西团代表小组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长治市市长杨勤荣建议,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尽快启动长邯聊高铁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将该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开工建设项目,早日推进实施。
  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上述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问题已被中央所重视。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显示,为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区域开发轴线。强化资源能源开发地干线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
  除了西部地区,经济大省广东也在争取将一些铁路建设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5月23日,广东团召开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湛江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建社说,国家发改委、铁路集团公司要加大统筹力度,加快研究项目出资方式,协调广东和海南两省尽快确定跨海方案,推动湛海高铁尽快动工建设,将张海高铁桂林至湛江段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相关路网规划。
  5月19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 《“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也就是说,在“十三五”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瞄准2021到2025年,推动综合交通有效地高质量发展。
  此外,李小鹏还透露,正在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简称“30年规划纲要”。这个规划纲要已经初步完成了编制和研究工作,形成了一个初稿,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和专家的评审。
  “下一步,我们准备抓紧抓实做好规划的各项工作,年内准备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李小鹏说。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币一度跌超300点,创9个月新低!央行连续释放暖意,下一次降准降息在何时?
       
  人民币汇率近几日持续下跌,对短期内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形成一定制约。

  5月27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幅进一步扩大,日内一度跌超300点,最低报7.1759,创2019年9月以来新低。截至券商中国记者发稿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超200点至7.15上方。

  不论是在岸还是离岸,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创近9个月来的低点。与此同时,在经历了26日的人民币中间价创2008年2月28日以来最低后,得益于美元指数的短暂走弱,27日中间价回调201点至7.1293。

  不少分析指出,近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贬的主要原因是避险情绪下美元指数维持高位震荡。同时,汇率的走贬也会对短期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形成一定约束,例如,近两天央行重启逆回购,规模不及市场预期且逆回购利率维持不变。不过,考虑到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要降准降息,并推动利率持续下行,中长期看货币政策不改宽松基调,今年后续还会有降准降息空间。

  五日内人民币汇率贬值超0.9%
  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已持续数日。离岸方面,5月21日-5月27日的五个交易日内,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幅已达0.94%。

  5月27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7.1547,创近9个月收盘新低,较近五个交易日内高点下跌近600点。

  人民币近日走贬的直接原因仍在于全球避险情绪浓厚下美元指数保持高位震荡,尽管疫情蔓延以来,美联储重新释放天量流动性并将利率降至零,但美元指数并未因“大水漫灌”而走低,而是依旧保持在100左右的高位运行。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当前市场当中的避险情绪仍旧是带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的重要来源,在风险规避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维持高位。市场避险情绪还反映在美元指数的走势上,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叠加的作用下,美元指数在经历了全球“美元荒”之后仍旧维持高位水平,美元的强势表现使得人民币汇率继续承压。

  另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4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下降至全球第六大最活跃货币,占比1.66%。与2020年3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减少了25.09%,同时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减少16.56%。

  月末资金需求加大央行重启逆回购
  近期的汇率压力也对短期内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形成一定制约。明明表示,在月初的债市调整当中,被大家忽视的汇率因素可能是制约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核心因素,即汇率约束导致货币政策进入静默期、短端利率回升,汇率问题影响到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节奏。从近期逆回购操作情况也能够反映出当前央行对于短期操作的谨慎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停摆了近连续37个交易日后,央行终于在5月26日重启逆回购操作,创2016年每日有操作窗口以来的最长空窗纪录。相较于26日央行只是象征性地投放100亿流动性宣告重启逆回购操作后,27日逆回购规模明显放量。

  5月2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天开展7天期逆回购规模1200亿元,中标利率维持2.2%不变。

  央行选择此时重启逆回购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明明对记者表示,5月国债和地方债发行供应量加大,加之临近月末且进入缴税集中期,市场流动性需求增大,央行此时放大逆回购投放规模,旨在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近期市场资金短期利率逐渐上行,作为银行间市场的短期代表性资金利率,DR001和DR007加权平均利率当前均上升到2%以上,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之间的利差明显缩小,表明市场资金需求缺口加大。因此,央行选择此时重启逆回购。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近期,资金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引发波动的主要是以下两点短期因素:
  一是政府债券的发行缴款较为密集,冻结了一些流动性。例如,5月25日和26日的缴款规模分别为1212亿元和1887亿元。

  二是受到月末效应的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供需关系出现了一些变化,这是各月基本都会出现的季节性现象。例如,今年2月、3月、4月末的DR007利率都出现了季节性上行。

  “5月27日央行再度进行了逆回购操作,且操作量大幅提高至1200亿元,表达了善意的态度。”张旭称,逆回购操作的意义为:一、熨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短期波动;二、在有突发事件时,进行逆回购操作并降低中标利率,形成利率引导的效果。当前并无足以促使逆回购降息的突发事件,显然这两日的逆回购是为了熨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短期波动。

  汇率制约短期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维持汇率的基本稳定,对于当前稳外贸,以及金融市场的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明明表示,一方面,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发展目标来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上证综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来看,人民币汇率贬值时股票市场走势往往表现不佳,因此从股票市场的角度考虑,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效应来看,人民币汇率与国债收益率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但当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的大幅贬值时,汇率问题或成为货币政策面临的一项重要约束。因此在当前背景下,稳汇率的重要性显著提升。

  “当前人民币在贬至7.1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保持谨慎的态度,虽然大的宽松方向不变,但短期内的操作可能都会比较保守。”明明称。

  对于下一轮降准降息的时间窗口是何时,明明预计,降准降息不会同步进行,相比于降息,下一轮降准会先行落地。考虑到6月末时值半年末时点,市场资金需求通常较大,下个月降准的概率较大。降息则预计在三季度落地,在此之前,央行会继续通过改革的办法推动实体经济融资降成本。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央行年内会额外降准50个基点、下调MLF利率20个基点,同时下调存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鉴于政府要求进一步放松货币和信贷政策,预计央行会通过上述方式和运用其他多种流动性管理工具来推动整体信贷增速反弹、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媒的眼中,中国5G并未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依然迅猛发展。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5G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中国就占了四个——这四家品牌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60%。
该机构分析,中国品牌的5G手机绝大多数在国内市场销售,显示出疫情并未对中国5G设备需求造成明显影响。
由全球上千家运营商组成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全球5G连接中的占比将会达到70%,中国已经稳居全球5G领导地位。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疯抢自行车!7000元以下的被卖光 从中国进的货还没到就被订购一空

  “特殊时期,比起公交、地铁,还是觉得骑自行车安全一些。”
  疫情期间,在美国被卖到断货的除了口罩、洗手液之外,还有自行车。
  在一些商店,1000美元以下的低端车型被一抢而空,甚至连高端车型也只能预定到区区几辆。在谷歌搜索“电动自行车”的热度在疫情期间也迅速飙升。

  市场咨询机构N.P.D集团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美自行车、设备和维修服务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翻了一番。与去年同期相比,通勤和健身自行车的销量增长了66%,休闲自行车的销量增长了121%,儿童自行车的销量增长了59%,电动自行车的销量增长了85%。
  自行车的热卖,也让很多欧美城市看到了长期改善交通状况的可能性:过度依赖汽车将导致城市交通堵塞,而自行车出行可以很好地降低交通网络的压力。
  不过,要实现这样的愿景,还需要中国厂商的“帮忙”:中国以及亚洲地区其他国家是主要的自行车出口国,而几乎所有在美国销售的自行车所使用的零件都是在中国制造的。
  由于特朗普挑起的关税争端,以及疫情对生产、交通运输造成的中断,美国自行车商的库存已经快见底了。
  美国自行车热卖
  布鲁克林的一些自行车商店的自行车销量是往常的两倍,吸引了众多顾客。凤凰城的一家连锁店销售的自行车数量是通常的三倍。华盛顿特区的一家零售商在4月底之前售出了所有入门级自行车,而且在其50年的历史中,自行车销售从来没有这么火爆。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美国主要城市都对娱乐活动进行了限制,并影响了公共汽车和地铁的使用,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正转向最基本的出行方式之一:自行车。
  据纽约时报报道,到4月底,许多商店和分销商已经售罄了1000美元以下的低端自行车(包含电动自行车)。现在,美国正面临严重的自行车短缺,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中断,无法满足激增的需求。
  布鲁克林自行车公司总裁瑞安·扎加塔说:“我从未见过这种场面,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的销售额飙升了600%以上。现在货架上一扫而空,你找不到一辆1000美元以下的自行车。”
  住在凤凰城的杰里米·佩恩在上个月购买了四辆自行车:一辆给他,一辆给他的妻子,一辆给他的两个孩子。他大部分时间都是骑长途自行车,他的妻子已选择骑车去杂货店而不是开车。
  即使是他75岁的母亲也已经成为狂热的自行车手。
  他说:“她骑的次数不多,但由于疫情,她被困在家里,想出去。现在,她爱在一个环路上骑自行车,当她经过时,邻居们向她招手。对于她来说就像环法自行车赛。”
  自行车改变城市交通?
  自行车销量激增,可能给城市交通带来质的变化。随着美国城市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自行车可能成为更安全的公共交通替代方式
  疫情之后,一些美国城市已经在计划进行持久的转变,对于这个一直偏爱汽车而不是自行车的社会而言,他们希望向欧洲一些城市学习,将自行车融入到公共交通体系中。这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纽约市运输专员特罗滕贝格表示:“我们绝对有信心在未来几个月内看到更多的自行车通勤。”
  市府官员说,纽约将临时向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开放100英里的道路,此举有可能被永久化。奥克兰市则计划在疫情期间关闭约10%的街道,禁止汽车通行,而西雅图表示将永久关闭20英里的道路。
  特罗滕贝格说:“我们已经看到有从未骑过自行车的人第一次尝试骑行。随着城市开始恢复生机,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变化。”
  而在美国西海岸气候温暖的城市,公路自行车成为一种流行的爱好,赶时髦的人将自行车作为扮酷手段。
  在以往,很少有美国人将自行车作为汽车和公共交通的替代品。只有不到1%的纽约人骑自行车上下班。在美国所有城市中骑自行车通勤者比例最高的波特兰市,也只有6.3%的通勤者骑自行车。相比之下,在丹麦哥本哈根,上班和上学的所有出行中有近一半是骑自行车。
  纽约大学鲁丁运输政策与管理中心副主任莎拉·考夫曼说:“美国的交通系统以汽车为核心,但在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方面,欧洲模式更具前瞻性,欧洲人更偏好自行车。”
  新冠疫情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在健身房关闭期间,骑自行车不但是健身的一种替代手段,也是一种廉价的出行方式,90%以上的骑行者得以避开公共交通,进而减少被感染的风险。
  进口自行车库存见底
  Specialized是美国最大的自行车公司之一,其执行副总裁罗伯特说,“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况,每个人都在找我要更多自行车。但是一些客户要等待数周的时间才能拿到新货。”
  在华盛顿特区的Big Wheel Bikes公司,预订客户的名单是该公司历史上最长的。在凤凰城的全球自行车展上,寻找自行车的顾客的电话不停地涌入,以至于店主布兰迪·莱帕克表示,当她晚上回家后仍然经常被买主电话打扰 。
  对美国自行车商来说,这次自行车需求暴增出现得很不是时候。
  自2018年特朗普下令对在中国生产的商品征收新关税以来,大多数美国进口商的存货一直处于有限状态,而几乎所有在美国销售的自行车所使用的零件都是在中国制造的。
  因此,根据罗伯特的说法,2019年进口到美国的自行车数量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约25%。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进口量下降了约30%。
  疫情还迫使亚洲工厂在1月和2月间关闭,使得自行车产能严重浪费。即使进口商的需求激增,许多企业直到4月份才恢复生产。
  中国某自行车制造商总经理Kevin Tsu表示,今年前六个月已收到往年2倍的订单量。不过,该制造商每月只能生产20000辆自行车,和往年一样。
  他说:“在亚洲地区,劳动力和零部件仍然严重短缺。因此自行车制造商的交货时间落后了两三个月。”
  多数美国进口商预计,在疫情中断之后,进口自行车的首批发货将在6月中旬到达。尽管货还没到,许多零售商已经提前预售出了大部分订单。
  一些零售商表示,很多自行车手可能不得不等到七月或八月,才能拿到下一批进口的廉价自行车。
  “1000美元以下自行车的低库存问题无法解决,”芝加哥都灵自行车公司的联合股东凯兹表示,“我们现在有一些订单,但跟需求相比只能塞牙缝。在7月份之前我们的库存是远远无法满足顾客的。”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香港战役”已经打响 美国挺着病身要“制裁中国”

  中美“香港战役”的总态势是,中国掌握着实际主动权,美国虽能从外部破坏香港的环境,但所起作用是有限的。在国安法通过后,美直接干预香港局势的能力将被大大压缩,香港局势接下来怎么走,这座城市如何续写繁荣,都将由香港人民在国家的帮助下独立塑造。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星期三说,他对国会证明香港不再拥有高度自治,已不再适用美国1997年7月之前的法律待遇。他同时虚伪地宣称,“美国同香港人民站在一起”。报道说,美国政府最快将于星期五公布针对中国涉港国安立法的“制裁措施”,不过蓬佩奥的声明不会自动触发美国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地位。

  中美之间的“香港战役”已经打响,美国气势汹汹,但它能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实质手段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取消香港的独立关税地位,把香港当成中国内地对待。而这又是一把双刃剑,将同时打击大量美国公司,严重影响美国对香港的出口。

  中美“香港战役”的总态势是,中国掌握着实际主动权,美国虽能从外部破坏香港的环境,但所起作用是有限的。在国安法通过后,美直接干预香港局势的能力将被大大压缩,香港局势接下来怎么走,这座城市如何续写繁荣,都将由香港人民在国家的帮助下独立塑造。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把香港当对抗北京的棋子,一旦利用不成就与香港人民为敌的真实面目将逐渐暴露出来。美国越制裁香港,香港广大民众的利益越与整个国家拴在一起,真正形成香港与祖国荣辱与共的格局。国安法加上美国的错误行动将共同重构香港的舆论氛围,卖国主义逐渐在香港失去嚣张作乱的空间是大势所趋。

  香港终将稳定下来,那将为它继续扮演金融中心的角色开辟广阔前景。中国经济体量的雄厚和制度的逐渐完备具有支持世界性金融中心的充裕条件,中国的城市里有金融中心,这决非美方的恩赐,它是中国人自己挣出来的位置。可以这么说,在中国的海岸线上,我们一旦把金融中心确定在哪个地方,谁都破坏不了那里的权利和运势。

  美国从没有专门给香港什么好处,过去香港发挥金融中心的功能也在于它巧妙释放出了背靠内地的独特优势,并且做了中西之间最好的沟通者。美国若执意与中国“脱钩”,它绝不会单独吝惜香港。

  搅乱香港就是美开始对这座城市下毒手。没有国安法之前,恶势力试图冲击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有国安法之后,美对香港“翻脸”。中美关系恶化无论如何都会反应到香港这里,香港势必要以变应变,丰富自己保持繁荣的方式。

  美国不是世界,它甚至不是整个西方。香港只要重新实现稳定,有国家的鼎力支持,又有高度自治的特殊条件,它的发展大运势只会比过去更好。看看上海、深圳都做了多么伟大的事情,香港有着对内同一起跑线、对外更加开放的雄厚资源,它没有任何理由因为美国给一只小鞋穿就摔倒在前进的路上。美国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

  让华盛顿叫喊吧,它的制裁就像不到半瓶啤酒使劲晃出沫一样唬人。我们高兴地看到,大量香港的机构和组织以及工商业领袖都在发出声音支持国安法的制定,而激进示威的势头则远不像那些人吹嘘的一样汹涌。在国际上,华盛顿得到的应和也远未达到它希望的规模。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涉港国安立法实际迈出了相当主动的第一步。

  香港的高度自治需要国安法的护佑,华盛顿岂有定义什么叫香港高度自治的权力。美方在港区国安法还没有制定出来就对它的作用进行妄断,暴露的是华盛顿要把“香港战役”打成对华博弈一大回合的谋算。那么好吧,中国人等着你们出招。

(环·球·时·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殊时期要“放水养鱼”!李克强总理记者会回应11个热点问题!(附全文)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今年的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在接近2个小时的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共回答了11个问题,其中境内媒体提问4个,境外媒体(包括港澳台)提问7个。
  先来看一组总理金句

  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回应了这些
  谈今年经济增长: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可以说是史上罕见。最近不少主要国际组织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是负3%,甚至更多。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之外。所以今年我们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实事求是的。

  李克强指出,中国不搞“大水漫灌”,但是特殊时期要“放水养鱼”,但同时又要避免泡沫泛滥,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他强调,中国经济要避免“起重脚,扬尘土,迷了后人路”,如果经济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中国在财政、金融、社保等方面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
  “所以今年我们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是我们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这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关系。”
  李克强指出,经济增长不是不重要,中国此举旨在让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使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发展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我们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谈经济政策:
  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它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而且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占90%以上。我们这次所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因为这样做就可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
  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
  谈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这几天我看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说他50多岁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还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已经歇业几个月了。一些外贸企业现在没有订单,影响员工就业。对他们的困难,我们要给予救助,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帮助他们就业。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就业,我们的零工经济也有2亿人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去年我们平均每天净增企业超过1万户,今年也要按这个方向去努力。
  今年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注册企业2万户左右,这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谈脱贫攻坚: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脱贫的任务更重了。我们会多策并举,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把脱贫的底线兜住,我们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现在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员大概一年6000万人左右,我们预计今年人数会增加较多,但保障和救助资金是足够的,把他们保障住是有能力的。
  谈新冠病毒溯源:

  当前病毒未知大于已知,而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加快研发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是人类战胜病毒的强有力武器,中国愿意就此进行共享,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现在疫情还在全球流行,在中国也未结束,中国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旦发现疫情,坚决予以管控,不允许有任何隐瞒,而且要科学进行防治。
  李克强表示,中国和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病毒进行溯源。前不久召开的世卫组织大会通过了有关决议,中国也参与了。因为科学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也是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他指出,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对人类来说是个全新的传染病,到现在还是未知大于已知。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敌人,各国都在进行防控,也在探索中前进,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经验。要控制住疫情的发展,需要加快研发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这将是人类战胜这个病毒的强有力武器。中国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投入,中国也愿意就系开展国际合作,这些产品也是全球公共产品。
  谈涉港决定:
  “一国两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这是一贯的。全国人大刚通过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谈两岸关系:
  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世人共知的。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都要坚持,同时要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政治基础上,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愿意尽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我们视台湾同胞为手足,血浓于水,始终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福祉。就像这次疫情发生后,大家共同努力,没有台湾同胞在大陆因感染新冠肺炎失去生命。我们祈福两岸同胞都平安健康。
  谈中美关系:
  当前中美关系的确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仅关系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世界,所以一些问题发生后引起世界的担忧。至于你说到“新冷战”,我们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关于所谓脱钩,可以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我们应该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经济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双方都从中获益。这使我想起,就在几天前,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国武汉实质性投资项目开工。我不是做商业广告,但是我对它的行为是赞成的,所以发了贺信。这个例子表明,中美商贸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
  谈中日韩及周边关系:
  在去年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十五国领导人共同作出承诺,今年要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希望并相信这个承诺不会落空。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日韩都是近邻,我们愿意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比如说最近中国和韩国就开辟了快捷通道,让商务、技术等人员能够顺利往来,这有利于复工复产,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参加CPTPP(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方持积极开放态度。
  谈对外开放:
  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中国坚定不移走对外开放,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会继续扩大和世界的合作,会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的措施。开放对人来说跟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
  总理答记者问实录
  李克强:首先感谢媒体的朋友们在特殊的时期,而且克服了特殊的困难,对中国的两会进行报道。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用视频连线的形式开记者会,我想这个距离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沟通。时间有限,请大家提问。

  路透社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少国家的政府出台了数万亿美元的财政和货币措施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冲击。我注意到,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今年GDP增速,根据路透社的测算,政府工作报告中出台的财政措施约占中国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个规模比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期要有所降低,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首次出现了几十年以来的收缩。未来几个月,中方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从更长远看,中方是否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和不断紧张的中美关系?
  李克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可以说是史上罕见。最近不少主要国际组织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是负3%,甚至更多。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之外。所以今年我们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是我们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这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增长不是不重要,我们这样做实际上也是让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使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发展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我们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我们既要把握力度,还要把握时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时候,我们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当时复工复产还在推进中,复业复市还受阻,一些政策下去不可能完全落地,很多人都待在家里。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积累了经验,正是根据前期的经验,也是判断当前的形势,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了一个规模性的政策举措,应该说是有力度的。
  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作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不论是筹钱或者说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
  这次规模性政策筹措的资金可以说分两大块,一块就是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两万亿元。还有另外更大的一块,就是减免社保费,有的国家叫工薪税,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一块加起来比前一块,大概是它的两倍。而且我们是要推动这些资金用于保就业、民生和市场主体,支撑居民的收入。这和我们现在全部居民收入40多万亿的总盘子相比,它的比例是两位数以上。
  更重要的是,钱往哪里去?我们这个规模性政策,可以说叫做为企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主要是来稳就业、保民生,使居民有消费能力,有利于促消费、拉动市场。这可以说是一条市场化改革的路子。
  钱是可以生钱的,用之于民的钱可以创造新的财富,涵养税源,使财政可持续。我们一定要稳住当前的经济,稳定前行,但也要避免起重脚,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但是如果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战胜当前的困难,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稳住基本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而且会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实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谢谢。

  彭博社记者: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未解之谜,科学家认为找到该问题的答案有助于预防未来大流行病的发生。有人呼吁就源头问题开展国际审议,事实上本月举行的世卫大会已同意就此展开调查。中方对调查持何立场?您认为这样的调查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应该避免什么问题?
  李克强:中国和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病毒进行溯源。前不久召开的世卫组织大会通过了有关决议,中国也参与了。因为科学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也是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对人类来说是个全新的传染病,到现在可以说还是未知大于已知。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敌人,各国都在进行防控,也在探索中前进,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经验。我们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的发展,加快研发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这将是人类战胜这个病毒的强有力武器。中国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投入,我们也愿意开展国际合作。这些产品是全球公共产品,我们愿意共享,最终让人类能够共同战胜病毒这个敌人。
  现在很多人都说疫情可能短期不会结束,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实际上国际社会已经面临双重挑战、要做两张答卷,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一方面还要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秩序。这是有矛盾的,如果只是做一个方面的事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需要在矛盾中平衡,探索中前行,尤其需要国际合作。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发展经济,都需要我们同舟共济,使人类能够越过这场巨浪的冲击。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现在有效控制了疫情,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公开透明负责任及时向国际社会发布有关信息。但现在疫情还在全球流行,在中国也未结束,现在还有散发性病例,不少科学家都强调,还是要保持警惕,防止反弹。我们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旦发现疫情,坚决予以管控,不允许有任何隐瞒,而且要科学进行防治。
  现在很多人都说疫情可能短期不会结束,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实际上国际社会已经面临双重挑战、要做两张答卷,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一方面还要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秩序。这是有矛盾的,如果只是做一个方面的事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需要在矛盾中平衡,探索中前行,尤其需要国际合作。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发展经济,都需要我们同舟共济,使人类能够越过这场巨浪的冲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总理,您好。您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阐述了今年中国经济政策和救助规模。那我想问,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这些资金真正地惠及企业?避免空转?也能让我们普通老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
  李克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不可能轻车走熟路,只能是大车行难路。所以我们在政策上要注重创新。我刚才讲了,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它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而且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占90%以上。我们这次所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因为这样做就可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而且因为疫情,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疫情防控措施会抑制消费。我们按这样的方向推动实施政策,也是面向市场化的改革。
  其次,我们强调政策资金要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可能有人会问,那基层就能把这笔钱用好吗?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我们采取的措施,最终效果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来认可。中央政府这次是带头过紧日子,我们把中央部门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缩了一半以上,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刚才我比较多地讲了扩大消费,但并不是说不要投资,我们还要扩大有效投资。这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000亿元,再加上一些国债,有2万亿元的规模,这在规模性政策当中占到百分之二三十。我们投资的重点是“两新一重”,就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而且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项目要有效益、有回报,要经过科学论证,按规律办事,不留后遗症。谢谢。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总理,您好。今年两会因为疫情的因素延到5月才举行,这个时间点刚好跟“5·20”非常接近。在“5·20”之后,在民进党继续执政的情况下,请问未来大陆对台政策的总体考量是什么?未来将如何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李克强: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说了,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世人共知的。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都要坚持,同时要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政治基础上,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愿意尽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我们视台湾同胞为手足,血浓于水,始终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福祉。就像这次疫情发生后,大家共同努力,没有台湾同胞在大陆因感染新冠肺炎失去生命。我们祈福两岸同胞都平安健康。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调低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调高了调查失业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请问总理,今年政府将如何遏制失业潮?如何帮助大学生和农民工找到工作?
  李克强:今年我们确定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确比去年低,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作支撑。我们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定为6%左右,今年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是6%了,所以我们这样做也是实事求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这几天我看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说他50多岁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还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已经歇业几个月了。一些外贸企业现在没有订单,影响员工就业。对他们的困难,我们要给予救助,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帮助他们就业。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为了稳住现有就业岗位,可以说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是最多的。我们的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而且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把企业稳下来,岗位保得住,但要公平合理。而且我们还要采取资助企业以训稳岗的政策,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来进行岗位培训,给他们缓冲的机会。即便失业了,也要短时期内有再就业的机会。
  同时还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就业,我们的零工经济也有2亿人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去年我们平均每天净增企业超过1万户,今年也要按这个方向去努力。
  人民群众中有无穷创造力。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前两周我看到报道,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中国的市场也是在不断开拓和升级的。当然,对重点人群就业我们有重点扶持的政策,像今年大学毕业生创新高,达到874万人,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不论是在常住地还是返乡,都要给他们创造就业的服务平台。对退役军人,要切实把安置政策落实好。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总理您好,我们关注涉港的“国安法”,这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作出了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就此制定专门的法律。我们想问这是否表明中央调整了对香港的政策,是否放弃了“一国两制”,对于当下各方的反应您又如何看待?谢谢。
  李克强:“一国两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这是一贯的。你提到全国人大刚通过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谢谢。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美国继续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归咎中国,出现了更多关于中美之间“新冷战”的说法。与此同时,美中双方官员还在讨论如何为落实两国之间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总理先生,考虑到中国自身经济遇到的困难,您是否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让步足以解决美方关切呢?如果合作努力失败,中国经济能否抵御“新冷战”和脱钩的威胁?
  李克强:当前中美关系的确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中美关系很重要,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应对传统或非传统挑战方面都有很多可以而且应当合作的地方,在经贸、科技、人文方面也有广泛的交流,可以说两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仅关系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世界,所以一些问题发生后引起世界的担忧。至于你说到“新冷战”,我们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关于所谓脱钩,可以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我们应该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你关注经济方面。中美两国经济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双方都从中获益。这使我想起,就在几天前,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国武汉实质性投资项目开工。我不是做商业广告,但是我对它的行为是赞成的,所以发了贺信。这个例子表明,中美商贸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
  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中美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存在矛盾分歧不可避免,问题在于怎样对待。中美关系几十年来风风雨雨,一方面合作前行,一方面磕磕绊绊,的确很复杂,这需要用智慧去扩大共同利益,管控矛盾分歧。总之,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谢谢。
  新华社记者:总理您好,讲到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听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稳”和“保”,请问总理这和市场化改革之间是什么关系?政府在这方面的重点是什么?
  李克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改革,我们宏观政策提出的稳和保是通过市场主体去支撑的,而且是围着市场主体的困难和关切去做,这本身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做法。
  我们首先是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政策的真金白银主要是为市场主体纾困,激发它们的市场活力。真金白银要确保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说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现在有1亿2000万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会赢得未来。
  不仅要让市场主体活下去,更重要是通过“放管服”改革把它们激活起来。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掉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使它们公平竞争。这种措施看似无形,但能创造出有形的财富,干好了,不亚于真金白银的投入。
  再有就是要让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长出来。大家都知道,这次应对疫情中,像网购、快递、云办公等等一些新业态是逆势增长,有的营业收入增长了三分之二。而且现在新业态还层出不穷,这和我们这些年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新动能,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有关。
  我们已经有经验,就应该把这些经验推广开,促使新动能、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成长。今年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注册企业2万户左右,这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重视中小微企业,并不是不重视大企业,我们还是希望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而且期待一些中小微企业将来会成长为大企业,这样形成一个互相融通发展的局面。今年我们不仅要看纾困政策用得怎么样,还要看营商环境的改善是否明显,这样可以产生乘数效应。谢谢。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世界经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正在遭受严重打击,中国已控制住疫情,今后是否有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各国开展经济合作的计划?中国今后在中日韩自贸协定(FTA)和自由贸易体系建立方面计划如何推进?中国打算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吗?
  李克强:在去年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十五国领导人共同作出承诺,今年要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希望并相信这个承诺不会落空。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日韩都是近邻,我们愿意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比如说最近中国和韩国就开辟了快捷通道,让商务、技术等人员能够顺利往来,这有利于复工复产,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至于刚才你提到TPP,我理解可能指的是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对于参加CPTPP,中方持积极开放态度。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总理您好。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是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家庭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还面临着返贫,所以想请问您,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还能顺利完成吗?以及我们的政府将如何保障基本的民生?谢谢。
  李克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
  我们今年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脱贫的任务更重了。我们会多策并举,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把脱贫的底线兜住,我们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各级政府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以万家疾苦为重,每出一策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千家万户、有利于民生。今年我们在应对疫情冲击过程中,要特别认真细致地考虑把各方面困难人群保障起来,扩大低保和失业保障的范围。现在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员大概一年6000万人左右,我们预计今年人数会增加较多,但保障和救助资金是足够的,把他们保障住是有能力的。我们也要求一定要把账算细,把钱用到刀刃上,使民生得到切实保障。我们还有近3亿领养老金的人员,今年我们提高了养老金的标准,说到就要做到。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我们现在的社保结存和储备是足以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但工作上不能出任何纰漏。在这个事上出纰漏就会让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何况中华民族有尊老传统,我们要让社会各方面都感到希望。要统筹把各项保障方方面面落实到位,这实际上也会有力支撑民心安定,推动经济发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方面的工作不是一件事,而是多件事,我们都做好、做到位,相信中国人民的生活会更好。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总理,您好。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您对目前中国面对的外部形势有怎样的判断?中国将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另外,对于全球应对公共卫生的挑战和经济严重衰退的挑战,中国将发挥什么作用?
  李克强:我们先看一下现在世界的变化。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确给世界造成了严重冲击,带来了巨大影响。现在因为疫情防控,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明显减少,如果再持续下去,世界经济会更加严重衰退,这是危险的。如果世界经济不能够恢复增长,可能将来连疫情都很难防控。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特别需要公共产品,需要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际上更需要开放,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战胜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冲击,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那就回到了农耕时代。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我们在开放当中还要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当然也有人会说,要对产业链、供应链进行调整。至于企业的调整布局,这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市场规律本来就是进进出出、生生死死。我们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凭空做设计,而是要让市场更加相互开放。
  坚持双向开放,那就要友好相处。第一,我们希望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家不管大小、贫富、强弱,都应该遵循这个规则。相处规则如果有不完善之处需要调整改革,大家一起商量着办。第二,互利互惠。既然是合作,就要共赢,独赢是不会长久的,吃独食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共赢中大家才能够共同成长。再有,就是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都要担负起应有的国际责任,携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会担负起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责任。
  因为是最后一个问题,借这个机会我还想说一下,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推进的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举措会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希望中国还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我们愿意进口更多国外商品,成为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至于说到怎么应对疫情这场公共卫生挑战,让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我前面反复说了,要同舟共济、携手同行。我希望并相信,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疫情之后会更开放,衰退之后会有新繁荣。谢谢。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看到了问题,一场新政开始了
       
  中央看到了问题,非常严峻的问题。
  坦率地说,昨天的总理记者会,感触最深的,是总理的这几句大实话: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
  朋友圈刷屏了,大家更多的是感慨,发自内心的感慨。
  一个月1000块的收入,这在北上广,或者说,这在很多城市,都是是无法想象的,但这就是现实。
  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这不假:中国GDP仅次于美国,这也是事实。很多外国朋友来到北上广,惊叹中国比很多欧美城市还要富裕,这也不只是恭维。
  但北上广是一个中国,走出中国城市,就是另一个中国。
  所以,以前我也经常跟外交部的朋友建议,请外国朋友们,尤其是非洲朋友们参观北上广,这很对;但也一定要请他们多去西部、去我们的贫困乡村多走走看看……
  这或许,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拼多多这两年能够迅速崛起。毕竟,中国还有庞大的低收入人口,也有着内在的需求。用总理的话说,6亿人,每个月收入就是1000人民币。
  所以,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坚持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这不是发展中国家是什么?
  所以,美国一些政客,一定要将中国列为发达国家,这又是何等的荒唐!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扶贫攻坚,这真是一场千古德政啊!
  现在,我们还碰到了疫情,前所未有的疫情。
  总理举了一个例子:
  这几天我看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说他50多岁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还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已经歇业几个月了。一些外贸企业现在没有订单,影响员工就业。对他们的困难,我们要给予救助,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帮助他们就业。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50多岁的农民工,今年还没找到工作,全家陷入困境;
  一些个体户,歇业几个月了;
  一些外贸企业,现在还没有订单……
  没有回避困难,困难可以说是空前的。
  但最关键的,是怎么办?
  总理说了四个字,民生为要。
  发行特别国债,扶持中小微企业,等等等等,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保就业。
  毕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六保第一保,就是保就业。
  做好了,真的就是危中有机,那就不是9亿张吃饭的口,而是9亿双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城市新政开始了。
  这两天,刷屏的另一条新闻,就是中央文明办的新规。
  央视的报道是这样说的:
  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关键词:主动适应,明确要求……
  就这么一句话,但内涵相当丰富,尤其是放在当下的特殊大背景下。
  一句话:鼓励各地给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提供方便,这既有助于疫情防控,也在释放更多生存空间。
  但曾几何时,这些经营活动,在一些城市被列为低端行为,被各种取缔打击,时不时还会引发一些街头恶性冲突,尤其是一些打砸小摊小贩的场景,让人看得真是特别难受,感叹民生之多艰。
  确实,这种活动会带来某些杂乱,在某些城市管理者眼里,这与他们追求的现代城市格格不入。
  但他们错了,真的错了,哪怕巴黎哪怕伦敦,烟火气仍是一个城市的底色,高楼大厦绝不是现代。一些城市一刀切禁绝的结果,是很多城市普通人生活的不便,还有很多普通人就此失去了糊口的饭碗。
  这是懒政!杂而不乱,更考验的是他们的城市管理水平;如果一刀切,最后就是城市外表看似光鲜靓丽,但实际成了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
  中央看到了问题。不变不行,尤其在当下疫情背景下,变更显得迫切。
  在记者会上,总理还说了这样一段话: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前两周我看到报道,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个城市,就是成都。
  看央视的新闻,是这样描述成都的变化的:
  在四川成都黉门街,老成都川菜家常菜馆的老板姜韩,正忙着招呼客人,为了保持用餐距离,除了店里的六张桌子,姜韩又在店外临时摆了七八张桌子。
  成都黉门街餐饮商家姜韩说:我们餐桌能摆到外面来了,一是吸引客人,外面凉快,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去年一天营业额1000元,我现在营业额能达到(一天)2000元。
  成都市民也很欢迎这种变化。
  成都市民丁齐表示:我们现在(坐)出来,我觉得环境还是很好。
  成都市民周璐表示:坐室外你能看到人来人往,更具有生活气息了。
  为什么能这样?就是中央文明办的新规,就是成都城市管理的新政。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四川成都允许在确保不影响居民、交通和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情况下,可以摆摊设点,助力商户恢复经营和经济复苏。
  带来的是可喜的变化:目前,成都市已经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小小一个变化,就增加就业10万个,背后是10万个家庭的生计。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成都,还发生在许昌、杭州等很多中国的城市。
  这才是善政、德政,必须要为成都点赞,为这些城市点赞,为中央文明办点赞。
  最后,再感慨一下,简单三点吧。
  第一,哀民生之多艰。我们必须看到,北上广,真不是中国的全部。总理的数据,是大实话。这肯定是挑战,但何尝不是重大机遇。
  第二,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从来不在于大楼有多高、广场有多大,而体现在具体的民生细节,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包容上,这才是一个城市的温度、一个国家的格局。
  第三,一场城市新政,正在进行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亚于一场革命,观念的革命,生活方式的革命。这些细节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改变我们伟大的中国,一个亲爱的有烟火气的中国!
(牛弹琴)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Mobile Version|Archiver|关于我们 About Us|联系我们 Contact Us|Y2外汇论坛 外兔财经

GMT+8, 2024-9-20 00:34 , Processed in 0.0450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7.2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